建安七子的“七”不是随便凑的

说到建安七子,你可能会想:“这‘七’是不是随便凑的?就像现在的‘网红打卡点’一样,凑个整数显得高大上?”其实不然,这七位大佬可是实打实的文学巨匠,他们的作品在当时可是风靡一时,连曹操都得给他们点个赞。这七位分别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和刘桢。他们的作品风格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写得贼溜,读起来让人欲罢不能。

建安七子作品代表 建安七子的作品有哪些

孔融大家可能比较熟悉,毕竟“孔融让梨”的故事从小听到大。不过他可不是只会让梨的乖宝宝,他的文章可是犀利得很,尤其是那篇《论盛孝章书》,简直是指着曹操的鼻子骂。陈琳则是写檄文的能手,他的《为袁绍檄豫州文》把曹操骂得狗血淋头,结果曹操看完后居然还夸他写得好,真是心大。

王粲的文章则是以情感人,他的《登楼赋》写得那叫一个凄凉,读完让人忍不住想给他递张纸巾。徐干的文章则比较理性,他的《中论》探讨了很多哲学问题,读起来有点像现在的“心灵鸡汤”。阮瑀和应玚的文章则比较注重修辞和文采,读起来就像在欣赏一场华丽的文字盛宴。刘桢的文章则比较豪放洒脱,读起来让人感觉他是个不拘小节的大侠。

建安七子的作品风格各异

别看这七位大佬都是建安时期的文学家,但他们的作品风格可是千差万别。就像现在娱乐圈里的歌手一样,有的走抒情路线,有的走摇滚路线,还有的走说唱路线。孔融的文章就像是一位老者在跟你讲道理,虽然话不多但句句戳心;陈琳的文章则像是一位战士在战场上挥舞着长矛冲锋陷阵;王粲的文章则像是一位失恋的少年在深夜里独自哭泣;徐干的文章则像是一位智者在跟你探讨人生哲理;阮瑀和应玚的文章则像是一位艺术家在用文字作画;刘桢的文章则像是一位侠客在江湖上快意恩仇。

这些不同的风格让建安时期的文学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就像现在的音乐排行榜一样,有抒情的、有摇滚的、有说唱的……总之总有一款适合你。而且这些大佬们还经常互相切磋交流写作技巧呢!比如孔融就经常跟陈琳讨论怎么写檄文才能骂得更狠一些;王粲则会跟徐干探讨怎么用文字表达出更深的情感……总之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当然偶尔也会因为观点不同而吵得面红耳赤)。

建安七子的影响力不可小觑

别看这七位大佬已经离我们远去了那么多年(好吧其实也没有那么远啦……)但他们留下的作品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呢!比如我们现在写文章时经常会用到的一些修辞手法啊、表达方式啊……很多都是从他们那里学来的呢!而且他们还开创了很多新的文学体裁呢!比如孔融的《论盛孝章书》就是一篇很有名的议论文;陈琳的《为袁绍檄豫州文》则是檄文的代表作之一;王粲的《登楼赋》则是抒情散文的经典之作……总之他们为中国的文学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呢!

而且这些大佬们还特别注重培养后辈呢!比如曹操的儿子曹丕就非常崇拜他们(虽然他爹被陈琳骂得很惨)他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来赞美他们呢!还有后来的很多文学家也都受到了他们的影响……总之可以说没有建安七子就没有后来的中国文学繁荣发展啦!所以我们要好好感谢他们才行啊!(虽然他们听不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