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的背景故事

话说三国时期,刘备同学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但就是缺个靠谱的军师。于是,他听说了诸葛亮这个“卧龙”的名号,心想:“这名字听着就霸气,肯定是个牛人!”于是,刘备带着关羽和张飞,三顾茅庐去找诸葛亮。第一次去,人家不在家;第二次去,还是不在;第三次去,终于碰上了。诸葛亮一看刘备这么有诚意,就决定给他来个“隆中对”——其实就是给刘备上了一堂“如何打天下”的课。

诸葛亮的隆中对原文及翻译

隆中对的原文解读

原文是这样的:“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也……”

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自从董卓那家伙闹事以来(董卓:我招谁惹谁了?)天下各路豪杰纷纷起兵抢地盘。曹操跟袁绍比起来呢(袁绍:我也很强的好吗?)名气小、兵力少(曹操:我可是靠实力说话的!)但他居然打败了袁绍(袁绍:我冤啊!)这不仅仅是因为运气好(曹操:我可是靠智谋取胜的!)现在曹操已经拥有百万大军(曹操:低调低调)还挟持了皇帝(皇帝:我太难了)所以咱们不能跟他硬碰硬(刘备:那咋办?)孙权呢在江东已经三代了(孙权:我家底厚着呢)地势险要、人民归附(孙权:大家都爱我)还有不少人才帮他干活(孙权:人才济济啊)所以咱们可以跟他合作但不能打他的主意(刘备:明白了)至于荆州嘛北边靠着汉水、沔水资源丰富南边直达南海东边连接吴会西边通向巴蜀是个打仗的好地方……

隆中对的影响与意义

诸葛亮这一番话可不得了!它不仅给刘备指明了方向——先占荆州再取益州最后联合孙权对抗曹操——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可以说没有隆中对就没有后来的蜀汉政权。难怪后人评价诸葛亮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高手!不过话说回来要是当年董卓没闹事要是袁绍不那么傲慢要是曹操没那么聪明要是孙权没那么幸运……哎呀算了历史没有如果只有结果!总之隆中对就是一场精彩的战略分析课让人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的智慧和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