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从“左骡子”到“左大帅”

说到左宗棠,大家可能第一反应是“左骡子”。这可不是骂人,而是他年轻时的外号。左宗棠小时候家里穷,但他特别倔强,认准的事儿九头牛都拉不回来。有一次,他和别人争论一个问题,争论得面红耳赤,最后干脆骑上骡子跑了,留下一群人目瞪口呆。从此,“左骡子”这个外号就传开了。

左宗棠吧 左宗棠雅称

不过,别看他年轻时有点“轴”,后来的成就可不小。他不仅平定了太平天国,还收复了新疆,成了清朝的“救火队长”。尤其是收复新疆那段历史,简直可以拍成一部大片。当时俄国和英国都在打新疆的主意,左宗棠二话不说,带着军队就往西边冲。有人说他太冒险了,他说:“我就是要让他们知道,中国的土地不是随便就能抢的!”结果还真让他给收回来了。

左宗棠的“另类”智慧

左宗棠不仅是个军事家,还是个实干家。他治理地方有一套自己的办法。比如在湖南当巡抚的时候,他发现老百姓种地不讲究科学方法,产量低得可怜。他就亲自下田示范怎么种地、怎么施肥、怎么防虫害。老百姓一开始还觉得这个大官有点奇怪,后来发现按照他的方法种地真的能多打粮食,纷纷竖起大拇指:“左大人真是神了!”

他还特别重视教育。当时湖南的教育水平不高,很多人连字都不认识。左宗棠就在各地建学校、请老师、编教材。他说:“读书不是为了考功名,是为了让老百姓明白道理、过上好日子。”这种接地气的教育理念在当时可是相当前卫的。

左宗棠的“朋友圈”

别看左宗棠平时一副严肃的样子,其实他的朋友圈挺有意思的。他和曾国藩、李鸿章并称“晚清三大名臣”,但三个人性格完全不同。曾国藩是老好人一个,李鸿章则是个精明的商人性格;而左宗棠呢?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个“耿直boy”——有啥说啥、从不拐弯抹角。有一次李鸿章在朝堂上说了句不靠谱的话,左宗棠当场就怼了回去:“你这话说得不对!”弄得李鸿章下不来台。不过事后两人还是该合作合作、该喝酒喝酒——这就是他们的相处之道吧!

他和林则徐的关系也很有意思。林则徐是他的偶像兼老师;林则徐去世后还把自己的藏书和新疆地图都留给了他;而左宗棠也不负所托;后来果然在新疆问题上大展身手——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师徒情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