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县令一个月的俸禄是多少
县令的工资单:古代公务员的收入揭秘
在古代,县令可是个不小的官儿,相当于现在的县长加公安局长再加法院院长,权力大得很。不过,权力归权力,工资可不能少。那么,古代县令一个月能拿多少俸禄呢?别急,咱们慢慢聊。
首先,得说明一下,古代的俸禄可不是像现在这样直接发人民币或者美元。那时候的俸禄主要是粮食、布匹、银两等实物和货币的混合体。县令的俸禄多少,跟他的品级、所在地区以及朝廷的政策都有关系。一般来说,县令的品级在七品到九品之间,俸禄自然也在这个范围内波动。
从粮食到银两:县令的工资构成
咱们先说说粮食这一块。古代县令的俸禄里,粮食是大头。比如在唐朝,一个七品县令的年俸是70石米。听起来不少吧?但是别忘了,那时候的计量单位跟现在不一样,一石米大约相当于现在的60公斤左右。所以,70石米也就是4200公斤左右。分摊到每个月,大概就是350公斤米。这要是放在现在,够一个三口之家吃上好几个月了。
除了粮食,县令还能拿到一些布匹和银两。布匹主要是用来做衣服的,毕竟当官得有官样儿嘛。银两则是用来支付日常开销的。不过,银两的数量相对较少,主要还是靠粮食来维持生活。
俸禄之外的收入:灰色收入知多少
说到这里,你可能要问了:“那县令除了俸禄之外还有没有别的收入呢?”答案是肯定的!古代当官的可不光靠俸禄过日子,还有很多“灰色收入”。比如收受贿赂、收取地方上的孝敬、利用职权做生意等等。这些收入有时候甚至比俸禄还要多得多!
不过呢,这些灰色收入也不是那么好拿的。一来风险大,二来名声不好听。要是被上级或者御史台的人知道了,轻则丢官罢职,重则脑袋搬家!所以啊,古代当官也是个技术活儿:既要懂得捞钱又要懂得遮掩;既要会做人又要会做事;既要会拍马屁又要会装清高……真是难为那些古人了!
声明:本站内容为网友分享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Admin@0qua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