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先锋,结局悲催

商鞅,这位战国时期的改革家,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职场达人”之一。他在秦国搞的那套变法,简直就是古代版的“企业重组”。商鞅的变法让秦国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公司,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中的“上市公司”。可惜,这位改革先锋的结局并不美好,最后被车裂而死,真是“改革有风险,变法需谨慎”啊!

杀商鞅的是哪个皇帝 秦孝公暗示儿子杀商鞅

商鞅的变法内容很多,比如废除井田制、奖励军功、推行郡县制等等。这些措施在当时看来简直是“逆天而行”,但也正是这些改革让秦国迅速崛起。不过,商鞅的变法虽然成功了,但他本人却成了改革的牺牲品。他的改革得罪了不少既得利益者,尤其是那些贵族老爷们。这些人表面上对商鞅毕恭毕敬,背地里却恨不得把他生吞活剥了。

秦孝公:商鞅的伯乐与保护伞

商鞅之所以能在秦国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离不开一个人——秦孝公。这位秦国的君主可以说是商鞅的伯乐和保护伞。秦孝公年轻时就有雄心壮志,想要让秦国强大起来。他听说了商鞅的才能后,立刻把他请到秦国来当“CEO”。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的变法得以顺利推行。

不过,秦孝公虽然支持商鞅,但他也知道商鞅的改革得罪了不少人。为了保护这位得力干将,秦孝公不得不经常给那些贵族老爷们做思想工作:“你们别急嘛,等我死了再说!”可惜的是,秦孝公并没有活太久。公元前338年,这位支持商鞅的君主去世了。没有了保护伞的商鞅,立刻陷入了危险之中。

秦惠文王:从太子到皇帝的复仇之路

秦孝公去世后,他的儿子嬴驷继位,也就是后来的秦惠文王。这位新君主对商鞅可没有什么好感。为什么呢?因为当年嬴驷还是太子的时候,曾经因为触犯法律而被商鞅处罚过。虽然那次处罚是太子的老师替他受罚的(割了鼻子),但嬴驷心里一直记着这笔账呢!现在自己当了皇帝了(公元前337年), 终于可以找机会报仇了!

于是, 在贵族们的煽动下, 嬴驷下令逮捕了已经退休在家的商鞅, 并给他定了个谋反罪名(这罪名可真是够大的), 最后处以车裂之刑(就是五马分尸). 可怜的商鞅, 辛辛苦苦为秦国打拼了一辈子, 最后却落得如此下场. 真是应了那句话: "飞鸟尽, 良弓藏; 狡兔死, 走狗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