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3乾隆英使觐见读后感
乾隆老爷子的“朋友圈”
看完《1793乾隆英使觐见》,我突然觉得乾隆老爷子真是个“朋友圈”高手。别看他老人家整天在紫禁城里转悠,其实心里门儿清。马戛尔尼带着一帮英国人来访,乾隆表面上客客气气,心里估计在想:“这帮洋鬼子,来我这儿蹭热度呢?”结果呢,乾隆用一套“太极推手”把英国人打发走了。马戛尔尼想谈贸易,乾隆说:“我们天朝物产丰富,不需要你们的洋货。”马戛尔尼想展示科技,乾隆说:“我们天朝文化博大精深,不需要你们的科技。”最后马戛尔尼灰溜溜地走了,乾隆还发了个朋友圈:“今日接待外宾,一切顺利。”底下评论全是“皇上威武!”、“天朝万岁!”看得我都想给乾隆点个赞了。
英国人的“尴尬旅行”
再说说这帮英国人吧,真是史上最尴尬的旅行团。马戛尔尼带着一帮科学家、外交官、商人来到中国,本以为能谈成大生意,结果碰了一鼻子灰。他们带来的礼物被乾隆嫌弃得不行,什么天文望远镜、蒸汽机模型,在乾隆眼里都是些“奇技淫巧”。更搞笑的是,英国人为了表示友好,还特意学了点中文礼仪,结果还是闹了不少笑话。比如他们按照西方礼仪单膝跪地行礼,被清朝官员嘲笑为“不懂规矩”。最后马戛尔尼只好妥协,双膝跪地磕头行礼。我在想,要是当时有摄像机拍下来这一幕,估计能成为年度最佳喜剧片素材。
历史的“黑色幽默”
看完这本书,我不禁感叹历史的黑色幽默真是无处不在。1793年这次觐见看似是一次普通的国际交流活动,实际上却是中西方文明的一次碰撞和错位。乾隆老爷子用他的智慧和傲慢维护了天朝的尊严和封闭性;而英国人则用他们的科技和野心试图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结果呢?双方都没能如愿以偿。乾隆继续他的闭关锁国政策;而英国则在几十年后用鸦片战争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国门。历史的进程往往就是这样充满了讽刺和无奈。我们今天再看这段历史时或许会觉得好笑或荒诞;但仔细想想却又能从中看到一些深刻的启示和教训——那就是任何封闭自大或盲目自信都会导致落后挨打;而任何开放包容或积极进取则能带来进步和发展。所以啊朋友们记住了:千万别学乾隆老爷子那样自以为是哦!
声明:本站内容为网友分享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Admin@0qua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