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最后一个状元 清朝末代状元张謇
科举路上的“幸运儿”
晚清时期,科举考试依然是读书人梦寐以求的“金榜题名”之路。这一年,一个名叫刘春霖的小伙子,带着全家人的期望,踏上了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刘春霖可不是什么天才学霸,他的学习之路充满了坎坷。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连书都买不起,只能借同学的书来看。他白天干活,晚上点着油灯苦读,常常熬到鸡叫才睡。就这样,他硬是靠着一股子韧劲儿,一步步从乡试、会试考到了殿试。
殿试上的“意外之喜”
殿试那天,刘春霖穿着破旧的长衫,站在一群衣冠楚楚的考生中间,显得格外寒酸。他心里直打鼓:“我这身打扮会不会被赶出去啊?”没想到主考官慈禧太后一眼就看中了他那股子朴实劲儿。更巧的是,慈禧太后那天心情特别好,看到刘春霖的名字里有个“霖”字,正好和她的名字“兰”字谐音。她心想:“这小伙子名字不错啊!就他了!”于是大笔一挥,刘春霖就成了状元郎。消息传回家乡,乡亲们都不敢相信:“这小子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咋就成状元了呢?”
状元郎的“平凡生活”
成了状元后,刘春霖的生活并没有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没有像其他状元那样飞黄腾达、官运亨通。相反,他选择了一条平凡的路——当老师。他在北京的一所中学里教书育人,一干就是几十年。学生们都很喜欢这位平易近人的老师,亲切地称他为“老刘头儿”。老刘头儿不仅教书认真负责、幽默风趣;还常常用自己的经历鼓励学生:“你们看我当年那么穷都能考上状元;你们条件比我好多了;只要努力;将来肯定比我有出息!”就这样;老刘头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成了他们心中永远的“状元老师”。
声明:本站内容为网友分享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Admin@0qua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