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的起源: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

说到七夕,大家肯定都知道牛郎织女的故事。这俩人,一个是放牛的穷小子,一个是天上的仙女,爱情故事比现在的偶像剧还要浪漫。牛郎捡到了织女的衣裳,织女没办法回天上,只好嫁给了他。结果呢,天上的王母娘娘不干了,觉得这门亲事太“接地气”了,硬是把织女带回了天上。牛郎带着两个娃追上去,王母娘娘一怒之下用金簪划出一条银河,把他们分隔在两岸。每年七夕这天,喜鹊们会搭成一座桥,让他们相会一次。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爱情虽美,但有时候也得看丈母娘的脸色啊!

古人怎么过七夕 七夕节怎么过有仪式感

古人怎么过七夕:花样百出的节日活动

古人在七夕这天可是玩得花样百出。首先,姑娘们会摆上瓜果、点上香烛,向织女祈求心灵手巧——这叫“乞巧”。她们还会比赛穿针引线,看谁的手最巧。据说谁穿得快、穿得准,谁就能得到织女的青睐。这活动现在看来有点像古代版的“手工大赛”。

除了乞巧,古人还会在七夕这天玩“投针验巧”的游戏。姑娘们把针放在水里,看针在水中的影子形状如何——如果影子像花、鸟、云彩什么的,那就是好兆头;要是影子乱七八糟的,那就说明你手笨了!不过话说回来,古代的姑娘们也真不容易啊,不仅要会绣花、做饭、带孩子,还得会玩这些高难度的游戏!

还有一项特别有趣的活动叫“晒书晒衣”。古人认为七夕这天晒书晒衣可以防虫蛀、防霉变。于是乎,家家户户都把书和衣服拿出来晒太阳。要是赶上天气不好下雨了怎么办?那可就尴尬了——书湿了还能晾干再读;衣服湿了可就只能穿湿的了!所以古人过七夕还得看老天爷的脸色啊!

七夕的美食:从巧果到瓜果大拼盘

说到七夕的美食那可就多了去了!最有名的当属“巧果”——一种用面粉和糖做的小点心形状各异有花有鸟有鱼什么的寓意吉祥如意讨个好彩头!这些巧果不仅好看还好吃是姑娘们乞巧时必备的美食之一!要是你穿越回古代参加七夕活动记得一定要尝尝这些巧果保证让你甜到心里去!

除了巧果古人还会准备各种瓜果来祭祀织女比如西瓜葡萄桃子李子什么的摆成一个大拼盘看起来五彩缤纷十分诱人!这些瓜果不仅是为了祭祀也是为了让大家一起分享美食增进感情!想象一下古人们围坐在一起吃着瓜果聊着天多么温馨和谐的画面啊!不过要是有人不小心把西瓜籽吐到别人身上那就尴尬了——这可是古代版的“社交事故”啊!

还有一项特别有意思的美食习俗叫“吃饺子”——没错就是我们现在过年吃的那个饺子!不过在古代七夕吃饺子可是有讲究的:包饺子的时候会在里面放一枚铜钱或者红枣什么的谁吃到谁就有福气或者好运降临!这活动现在看来有点像古代版的“抽奖游戏”不过比现在的抽奖有意思多了因为你可以一边吃一边期待好运降临多有意思啊!不过要是你运气不好一直吃不到铜钱或者红枣那就只能默默地继续吃了——毕竟在古代浪费食物可是要挨骂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