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一场“身份认证”的狂欢

清朝的科举考试,首先得从报名说起。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填个表就能搞定的事儿,而是一场“身份认证”的狂欢。首先,你得是个男的,女的?不好意思,科举不收女弟子。其次,你得有“童生”资格,这可不是说你长得像童子,而是你得通过县试、府试等一系列考试,证明你是个“读书人”。最后,你还得有个靠谱的“保人”,这保人可不是随便找个人就行,得是当地的官员或者有名望的士绅。要是保人出了问题,你的考试资格可就泡汤了。所以啊,报名这一关,简直比现代的身份证验证还要严格!

清朝科举考试流程 宋朝科举流程图

考试:一场“脑力与体力”的双重考验

终于到了考试这一天,你以为只要带支笔和纸就行了吗?太天真了!清朝的科举考试可是一场“脑力与体力”的双重考验。首先,你得提前一天到考场报到,然后被关在一个小黑屋里过夜。这个小黑屋可不是什么豪华酒店,而是狭小的号舍,里面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和一个马桶。对,没错,马桶!你想上厕所?不好意思,就在这解决吧。第二天一早开始考试,题目通常是四书五经的内容,要求你写出一篇八股文。八股文可不是随便写写就行,得严格按照格式来: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每个部分都有严格的要求和字数限制。考官们可不管你是不是天才作家,他们只看你的格式是否正确、内容是否符合标准答案。所以啊,考试不仅考验你的脑力,还考验你的体力——毕竟在那个小黑屋里待上几天几夜可不是闹着玩的!

放榜:一场“心跳加速”的等待

经过几天的煎熬(对考生来说)和几天的批改(对考官来说)后终于到了放榜的日子!放榜可不是像现在这样在网上查查成绩就行而是在考场外贴出一张大红榜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名字——当然大部分都是没考上的名字啦!考上的名字会被特别标注出来比如用朱笔圈出来或者用金粉写出来总之就是要让你一眼就能看到自己的名字!不过看到自己名字的那一刻心情可真是复杂啊——如果考上了那自然是欣喜若狂恨不得马上飞回家告诉父母;如果没考上那心情可就沉重了不仅辜负了父母的期望还得面对接下来一年的复习压力!所以啊放榜这一关简直就是一场“心跳加速”的等待让人既期待又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