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的“蜀地起家”:一场意外的“创业”

刘邦,这位后来的汉高祖,其实一开始并没有什么宏图大志。他年轻时是个典型的“混混”,整天游手好闲,喝酒打牌,连个正经工作都没有。可命运就是这么神奇,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居然当上了沛县的亭长(相当于现在的派出所所长)。虽然官不大,但好歹是个公务员,刘邦也乐得逍遥自在。

刘邦为什么能从蜀地一统天下

后来,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起义军纷纷揭竿而起。刘邦一看,这机会不错啊!于是他拉了一帮兄弟,加入了反秦的队伍。可问题是,刘邦的队伍一开始并不强,打仗也没什么章法。好在他的运气不错,几次战斗下来居然没被灭掉。最后,他被项羽封为汉王,领地就是蜀地(今天的四川一带)。

蜀地这个地方嘛,山高皇帝远,交通不便,经济也不发达。刘邦刚到那儿的时候,心里估计也是五味杂陈:这地方怎么发展啊?可没想到的是,蜀地虽然穷了点儿,但地形险要、易守难攻。而且当地的百姓勤劳朴实、物产丰富。刘邦一看这情况,心里顿时有了底:这不就是我“创业”的好地方吗?于是他开始在蜀地招兵买马、积蓄力量。

刘邦的“用人之道”:一个“混混”的逆袭

要说刘邦这个人吧,虽然自己没什么文化、也没什么本事(至少他自己这么觉得)但他有一个特别厉害的本事——会用人!你看他手下的那些人:张良、萧何、韩信……个个都是顶尖的人才。尤其是韩信这个“兵仙”级别的军事天才被他收入麾下后更是如虎添翼!

其实呢刘邦用人有个特点:他不讲究什么出身门第、也不在乎你以前干过什么坏事只要你有本事他就敢用!比如韩信以前是个流浪汉后来还投靠过项羽结果项羽没看上他;再比如陈平这家伙据说还干过偷鸡摸狗的事儿但刘邦照样重用他!为什么呢?因为刘邦明白一个道理:打天下嘛最重要的是结果过程怎么样不重要!只要你能帮我打胜仗、治理国家那就是好同志!

所以啊别看刘邦自己是个“混混”出身但他手下的能人可不少!这些人各有所长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最终帮助刘邦完成了从蜀地到天下的跨越!你说这算不算是一种另类的“逆袭”呢?

刘邦的“战略眼光”:从蜀地到天下的布局

当然了光会用人还不够还得有战略眼光才行!而在这方面刘邦也表现得相当出色!你看他从蜀地起家之后并没有急着出去打天下而是先在蜀地稳扎稳打搞建设;等到实力差不多了才开始向外扩张;而且每次出兵之前都会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绝不会贸然行动!这种稳扎稳打的作风让他在与项羽的对抗中逐渐占据了上风!

另外呢刘邦还有一个特别厉害的地方就是他会审时度势懂得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什么时候该硬拼什么时候该示弱……比如鸿门宴那次要不是他机灵恐怕早就成了项羽的刀下鬼了;再比如垓下之战前要不是他懂得联合其他诸侯共同对付项羽恐怕也很难取得最后的胜利……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他的战略智慧和灵活应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