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的“砸缸”传说

说到司马光,大家可能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小时候“砸缸救人”的故事。这个故事听起来挺传奇的,但其实背后还有点小幽默。据说有一天,司马光和小伙伴们在院子里玩,突然有个小孩不小心掉进了一个大缸里。其他小朋友都吓得哇哇大哭,有的还跑去找大人帮忙。可司马光呢?他不慌不忙,拿起一块石头就往缸上砸。结果缸破了,水流了出来,小孩也得救了。这事儿传开后,大家都夸司马光聪明机智。不过后来有人开玩笑说,要是缸里装的不是水而是酱油,那小孩估计得变成“酱油人”了!

司马光的小故事 司马光砸缸原文

司马光的“勤奋”趣事

司马光不仅小时候聪明,长大后也是个勤奋好学的人。据说他为了专心读书,特意给自己定了一条规矩:每天必须读完一定数量的书才能睡觉。有一次,他读到一本特别厚的书,眼看天都快亮了还没读完。这时候他的仆人看不下去了,偷偷把蜡烛给吹灭了。司马光发现后,二话不说又点了一根蜡烛继续读。仆人无奈地说:“老爷,您这是要把自己熬成熊猫眼啊!”司马光笑着回答:“读书如吃饭,哪能半途而废?再说了,熊猫眼也挺酷的嘛!”

司马光的“节俭”生活

除了勤奋好学外,司马光还有一个让人津津乐道的特点——节俭。据说他一辈子都不喜欢铺张浪费,连衣服都是补了又补的。有一次他的朋友来拜访他,看到他的衣服上补丁叠补丁,忍不住说:“老兄啊,你这也太节俭了吧?好歹也是个大官啊!”司马光笑着回答:“衣服嘛,能穿就行。再说了,你看我这衣服多有个性啊!补丁越多越时尚!”朋友听了哈哈大笑:“你这是要把‘节俭’进行到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