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谥号,古代皇帝的“朋友圈”认证

你知道吗?古代皇帝们不仅生前风光无限,死后还要通过“谥号”来继续刷存在感。这可不是普通的称号,而是朝廷大臣们根据皇帝生前的行为表现,给他们的“盖棺定论”。简单来说,就是给皇帝们发一张“朋友圈”认证证书。

帝王谥号全解排行 皇帝谥号寓意一览表

比如,汉武帝的谥号是“孝武皇帝”,听起来是不是很霸气?其实,“孝”字在这里可不是夸他孝顺,而是汉朝皇帝的标配。至于“武”字,那可就厉害了,说明他在军事上有一套,打仗打得风生水起。再比如唐太宗李世民的谥号是“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这名字长得让人怀疑是不是键盘坏了。不过仔细一看,“文武”二字说明他在文治武功上都很有成就,“大圣”则是夸他聪明绝顶,至于“大广孝”嘛……嗯,可能是怕他老人家在天上寂寞吧。

所以啊,古代皇帝们的谥号就像现在的社交媒体认证一样,有的简洁明了,有的复杂得让人头晕目眩。但不管怎样,这都是他们生前功绩的象征,也是后人评价他们的重要依据。

谥号里的学问:从简到繁的进化史

别看现在我们说起帝王谥号来头头是道,其实在古代早期的时候,这玩意儿可是相当简单的。最早的时候,周朝的皇帝们谥号也就一两个字,比如周文王、周武王之类的。那时候大家都很实在,你干得好就给你个好词儿夸夸你呗!

可是到了后来啊……哎呀妈呀!这谥号就开始疯狂膨胀了!尤其是到了唐朝以后,皇帝们的谥号简直就像开了挂一样疯狂加长。唐太宗李世民的谥号前面已经提过了——“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这还只是他的庙号呢!他的全称可是要加上尊号和年号的哦!光念一遍就能把舌头绕成麻花!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说白了就是古代人太爱面子了呗!尤其是那些当了多年皇帝的老爷子们(没错说的就是你李隆基)总觉得自己的功绩太多、太伟大了!不给个长长的谥号怎么能体现出自己的伟大呢?于是乎……好吧你们开心就好咯~反正后人看着这些又臭又长的名字也只能默默吐槽:你们这些古人真是太会玩儿了!

最奇葩的帝王谥号:让你笑出腹肌

说到帝王谥号的奇葩程度啊……那可真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有些皇帝的谥号听起来简直像是在开玩笑一样~比如说南朝宋明帝刘彧(yù)吧~这位老兄生前特别爱吃猪肉(据说还发明了烤乳猪这道名菜)结果死后被追封了个“明帝”……喂喂喂!你确定这不是在讽刺他吗?!还有北齐后主高纬(wéi)这位仁兄生前特别喜欢音乐舞蹈结果死后被追封了个“炀帝”……emmm……你们这些大臣是不是对艺术有什么误解啊?!

当然了~最搞笑的还是明朝那些奇葩皇帝们的谥号啦~比如说明世宗朱厚熜(cōng)吧~这位老兄生前特别喜欢炼丹修仙结果死后被追封了个“肃皇帝”……肃静?!肃静?!你是想让他老人家在天上也保持安静吗?!还有明神宗朱翊钧(yì jūn)这位老兄生前特别懒惰、几十年不上朝结果死后被追封了个“显皇帝”……显摆?!显摆?!你是想让他老人家在天上也继续显摆他的懒惰吗?!哈哈哈哈哈~真是笑死我了!这些大臣们取名字的水平也是没谁了!不过话说回来啊~这些奇葩的名字反而让这些原本高高在上的帝王显得更加接地气了呢~至少让我们知道他们也不是完人嘛~该吃吃该喝喝该懒懒该作作~人生嘛~开心最重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