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什么时候结婚 古代结婚时间晚上还是中午
古人结婚的年龄:早得让你怀疑人生
说到古人结婚的年龄,那可真是“早”得让人瞠目结舌。现代人二十多岁还在为工作、学业焦头烂额,古人却已经抱着娃在村口晒太阳了。根据《礼记》的记载,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女子十五岁行笄礼,这标志着他们已经成年,可以结婚了。但实际情况呢?很多古人十几岁就结婚了,甚至有些贵族子弟十岁出头就被安排了婚事。你没听错,十岁!想象一下,一个十岁的孩子坐在婚床上,一脸懵懂地看着新娘子,这画面简直比电视剧还魔幻。
不过话说回来,古人这么早结婚也是有原因的。首先,古代医疗条件差,人均寿命短,早点结婚早点生孩子是为了保证家族香火不断。其次,古代社会讲究“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到了一定年龄不结婚会被视为“剩男剩女”,甚至会被邻里嘲笑。所以很多家长为了面子和家族利益,早早就把孩子“推销”出去了。
古人的婚姻形式:包办婚姻是主流
古人的婚姻形式嘛,说白了就是“包办婚姻”四个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标配,自由恋爱?那简直是天方夜谭!古代的媒婆可不是现在那些穿着花裙子、拿着小扇子的可爱老太太,她们可是掌握了无数男女命运的“红娘”。只要家长点头同意了婚事,哪怕两个年轻人连面都没见过,也得乖乖拜堂成亲。
有趣的是,古代媒婆为了促成婚事可是无所不用其极。比如男方家里穷得叮当响?没关系!媒婆会说:“这小伙子长得帅啊!”女方家里条件不好?也没关系!媒婆会说:“这姑娘贤惠啊!”总之就是各种夸大其词、避重就轻。等到新人真正见面时才发现对方和自己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但这已经晚了!婚礼都办了,难道还能退货吗?
当然啦,也不是所有古人都对包办婚姻深恶痛绝。有些夫妻婚后感情还不错呢!毕竟古代人讲究“相敬如宾”嘛!不过也有一些倒霉蛋婚后才发现对方是个奇葩——比如有的丈夫发现妻子是个话痨(这在古代可是大忌);有的妻子发现丈夫是个酒鬼(这在古代也是大忌)……但木已成舟也只能认命了呗!
古人的婚礼仪式:繁琐得让你怀疑人生
说到古人的婚礼仪式啊……那可真是繁琐得让人头皮发麻!现代人结婚顶多就是拍个婚纱照、办个酒席、领个证就完事了;但古人结婚可是要经历一系列复杂的流程——从纳采、问名到纳吉、纳征再到请期、亲迎……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仪式感(和麻烦)。光是准备聘礼就能把男方家折腾个半死——什么猪羊牛马、布匹绸缎、金银珠宝……样样都不能少;女方家也得准备嫁妆——什么家具被褥、锅碗瓢盆……样样都得齐全。总之就是一场大型物资交换活动!
而且别忘了还有各种礼仪——新郎要亲自去女方家迎亲(这叫“亲迎”);新娘要蒙着红盖头坐在花轿里被抬到新郎家(这叫“坐花轿”);到了新郎家后还要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总之就是各种跪拜磕头(这对现代人来说简直是噩梦啊)!最搞笑的是还要喝交杯酒——两个新人胳膊缠在一起喝酒(这画面想想就觉得尴尬)……不过据说这样可以让夫妻感情更融洽哦!
最后还得提一下闹洞房这个环节——虽然现在也有闹洞房但绝对没有古人那么疯狂!据说古代闹洞房时亲朋好友会想尽办法捉弄新人——比如让他们吃辣椒拌饭啊、喝醋泡茶啊……总之怎么整蛊怎么来(这也太损了吧)!不过据说这样可以让新人更快适应婚后生活哦……真不知道这是什么逻辑哈哈哈!
声明:本站内容为网友分享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Admin@0qua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