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的来历:古代人的“夜生活”

说到三更,你可能会想到鬼故事、恐怖片,或者那些半夜三更还在加班的苦命打工人。但其实,三更这个概念可不是现代人发明的,它可是古代人的“夜生活”指南呢!在古代,人们把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三更就是指晚上11点到凌晨1点这段时间。你可能会问,为什么叫“三更”呢?因为古人把夜晚分成五个部分,从一更到五更,三更正好是中间那段。所以,如果你在古代半夜醒来,发现外面黑漆漆的,别慌,那可能就是三更天了!

三更属于什么时候 古时候的三更是现在的几点

三更的用途:不仅仅是“半夜惊魂”

虽然我们现在提到三更,脑海里浮现的可能是恐怖片里的场景——阴风阵阵、鬼影幢幢。但在古代,三更其实有很多实际用途。比如,古代的打更人会在三更时分敲锣打鼓,提醒大家注意安全、防火防盗。所以,如果你穿越回古代的三更天,听到外面有锣声和喊声,别害怕,那只是打更人在尽职尽责地工作呢!另外,古代的一些文人墨客也喜欢在三更时分写诗作画、思考人生。毕竟,夜深人静的时候最容易灵感迸发嘛!所以,下次你半夜失眠的时候,不妨学学古人,写点东西或者画画什么的。

现代人的“三更”:熬夜党的狂欢时刻

到了现代社会,三更的概念虽然没那么严格了(毕竟我们有了手表和手机),但它依然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只不过换了个形式。现在的年轻人(尤其是那些熬夜党)常常把晚上11点到凌晨1点这段时间称为“深夜档”或“黄金时间”。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时候大家都睡了(除了那些加班的苦命人)!你可以尽情追剧、打游戏、刷抖音……总之想干啥干啥!而且据说这个时间段还是减肥的好时机——因为新陈代谢最快嘛!不过呢……熬夜伤身啊朋友们!虽然三更是个狂欢时刻但也要适可而止哦~否则第二天顶着熊猫眼去上班可就不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