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统治为什么那么短
元朝的“速成班”
元朝,这个由蒙古人建立的大帝国,从1271年忽必烈称帝到1368年元顺帝逃亡,前后不过97年。相比之下,隔壁的唐朝、宋朝,动不动就几百年,元朝这“速成班”式的统治时间,让人不禁想问:这帮蒙古兄弟是不是赶时间?
其实,元朝的短命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相反,忽必烈和他的继任者们可是费了不少心思。他们不仅把中国的版图扩大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还搞了不少“创新”——比如把全国人民分成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听起来挺有创意的,但这种“种族隔离”政策显然不太符合中国人的传统观念。结果呢?老百姓心里不爽,统治者也头疼。
“混搭风”不好驾驭
元朝的统治者们来自草原,他们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与中国传统的农耕文明有着天壤之别。忽必烈虽然努力学习汉文化,甚至给自己起了个汉名“忽必烈”(意思是“聪明的战士”),但他骨子里还是个蒙古人。这种“混搭风”在初期可能让人觉得新鲜,但时间一长,问题就来了。
蒙古人喜欢骑马打仗,可中国老百姓更喜欢种地过日子。你让他们天天骑马射箭,他们肯定不乐意。再加上元朝的官员们大多是蒙古人或色目人,他们对中国的风土人情了解有限,处理政务时难免会闹出笑话。比如有的官员连汉字都不认识,还得找翻译帮忙;有的官员干脆用蒙古语发号施令,结果下面的老百姓一脸懵逼。这种“鸡同鸭讲”的局面,让元朝的统治基础越来越不稳固。
内忧外患一起来
元朝的短命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内忧外患一起来了!内部呢?贵族们争权夺利,皇帝换得比走马灯还快;外部呢?各地起义不断,尤其是南方的红巾军起义,直接把元朝推到了崩溃的边缘。你说这帮蒙古兄弟是不是有点倒霉?好不容易打下江山,结果还没坐稳就被人掀了桌子。
其实吧,元朝的统治者们也不是没有意识到问题所在。他们也曾试图改革——比如减轻赋税、整顿吏治等等——但这些措施往往治标不治本。再加上当时的社会矛盾已经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再怎么改也难以挽回局面了。最后的结果就是:元顺帝带着他的小朝廷仓皇逃往北方草原——这画面想想都觉得有点凄凉!
声明:本站内容为网友分享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Admin@0qua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