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的“山”与“海”,不只是地理

说到《山海经》,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哦,那不是一本讲山和海的书吗?”错!大错特错!这书里的“山”和“海”可不是你想象中的那种普通山和海。你以为的山是爬上去能看到风景的,海是跳进去能游泳的?不不不,《山海经》里的山,可能是会吃人的怪兽;海呢,说不定里面住着一群会唱歌的鱼人。这书里的世界,简直就是一个魔幻版的“动物世界”加“地理大发现”。

真正的《山海经》 《山海经》正宗版

比如说吧,有一种叫“狰”的怪兽,长着五条尾巴,头上还有一只角。你说这玩意儿要是出现在你家后院,你是该报警呢,还是该拍照发朋友圈?再比如那个“九尾狐”,尾巴多到能当扇子用,夏天都不用开空调了。还有那个“鲲鹏”,大到能遮天蔽日,你要是坐它背上飞一圈,估计能省下好几年的机票钱。所以啊,别以为《山海经》就是个旅游指南,它其实是个奇幻版的“动物园大全”。

神话与现实的碰撞:古人脑洞有多大?

你可能会问:“这些奇奇怪怪的生物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这个问题嘛,就像问你家楼下那只天天追着你跑的狗是不是外星人一样难回答。《山海经》里的东西,你说它是假的吧,古人可是认认真真地记录下来了;你说它是真的吧,现在科学也没法解释这些生物是怎么活下来的。所以啊,与其纠结真假问题,不如想想古人的脑洞到底有多大。

比如说那个“精卫填海”的故事吧。一只小鸟因为被海水淹死了老爸老妈(呃……这个设定有点惨),于是发誓要把大海填平。你说这小鸟得多有毅力啊!每天叼着小石子往海里扔,估计扔到现在还没填完呢。再比如那个“夸父追日”的故事。夸父为了追太阳跑得口渴了就去喝黄河的水(这喝水量也太大了吧!)结果还没追上太阳就渴死了。你说这哥们儿是不是有点太拼了?不过话说回来,古人的脑洞这么大,咱们现代人是不是也得学着点?毕竟创新嘛,脑洞越大越好!

《山海经》的现代意义:不只是古董书

有人可能会觉得:“《山海经》嘛……就是本老古董书呗!看看就得了呗!”哎哟喂!可别这么想!这本书可是有着超强的现代意义的!你看啊,现在那些奇幻小说、游戏、电影什么的里面那些奇奇怪怪的生物和设定是不是都跟《山海经》有点像?没错!人家可是这些创意的祖师爷呢!要是没有《山海经》打下的基础啊估计现在的奇幻世界得少一半乐趣呢!

再说了现在不是流行什么国潮文化吗?《山海经》就是最好的国潮素材库之一啊!你看那些文创产品上面印的那些神兽图案是不是特别有感觉?还有那些汉服设计上面绣的山川河流图案是不是也特别有韵味?这些可都是从《山海经》里找的灵感呢!所以说啊别以为《山海经》就是本老掉牙的书它可是咱们文化宝库里的一颗明珠呢!而且还是颗闪闪发光的明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