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台诗案什么意思 左忠毅公逸事翻译和原文
乌台诗案是个啥?
乌台诗案,听起来像是古代某个神秘的诗歌比赛,或者是一个关于乌鸦和台子的奇怪故事。但实际上,这可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当有名的文字狱案件。简单来说,就是一群文人因为写诗惹上了大麻烦,被当时的皇帝盯上了。这个案子发生在北宋时期,主角们是苏轼、黄庭坚等一帮大文豪。他们因为写了一些讽刺时政的诗,结果被抓起来审问,差点丢了小命。
为什么叫“乌台”?
你可能会好奇,为什么这个案子叫“乌台诗案”呢?其实,“乌台”指的是当时的御史台,也就是古代的监察机构。这个御史台因为建筑的颜色偏黑,所以被戏称为“乌台”。而“诗案”嘛,顾名思义,就是因为写诗引发的案件。所以合起来就是“乌台诗案”——在御史台发生的关于诗歌的案件。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像武侠小说里的门派纷争,但实际上是一场文人与朝廷之间的较量。
苏轼的“牢骚诗”惹祸上身
说到乌台诗案的主角之一苏轼,那可是个大才子。他不仅诗词写得好,还特别喜欢发牢骚。当时朝廷里有些官员看不惯他这种直言不讳的性格,就抓住他写的几首讽刺时政的诗大做文章。比如他写过一首《咏史》:“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首诗表面上是在批评商女不懂国家大事,实际上是在讽刺当时的朝廷官员不关心国家安危。结果这些官员一看,好家伙,这不是在骂我们吗?于是就把苏轼告到了御史台。
苏轼被抓后,御史们对他进行了严厉的审问。他们不仅要他交代这些诗的创作背景和意图,还让他解释每一句诗的意思。苏轼虽然是个才子,但面对这种局面也是束手无策。他只能硬着头皮解释自己的诗句,但越解释越让人觉得他在狡辩。最后差点被判死刑,幸好有朋友帮忙求情才保住了性命。不过这次经历对苏轼来说也是个不小的打击,从此他的性格也变得低调了许多。
声明:本站内容为网友分享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Admin@0qua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