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从“流氓”到“皇帝”的逆袭

刘邦,这个名字在历史上可是响当当的。不过,你要是穿越回秦朝,跟老百姓说“刘邦将来会当皇帝”,估计人家会笑掉大牙。为啥?因为刘邦年轻时可是个典型的“社会闲散人员”。他不爱种地,整天游手好闲,喝酒泡妞,还经常欠酒钱。他的朋友们都觉得他没出息,连他自己老婆吕雉都抱怨他:“你看看人家隔壁老王,天天种地养家,你呢?整天就知道喝酒!”

后世对刘邦的评价 刘邦对后世的影响

但谁能想到,就是这么个“流氓”式的人物,后来竟然成了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的成功秘诀是什么?有人说他运气好,有人说他会用人。其实啊,刘邦最大的本事就是能“装”。他装得像个老实人,装得像个有志青年,甚至装得像个天命所归的帝王。结果呢?大家都被他骗了!不过话说回来,这“装”也是一种本事啊!

刘邦的用人之道:谁有用谁就是大哥

刘邦当上皇帝后,大家才发现他其实是个“用人高手”。他的手下有一大堆牛人:张良、韩信、萧何……这些人个个都是顶尖人才。但问题是,这些人原本可都不是刘邦的人啊!张良是韩国贵族,韩信是项羽的手下,萧何是他的老乡。那刘邦是怎么把他们收服的呢?答案很简单:谁有用谁就是大哥!

刘邦不像项羽那样自负傲慢,动不动就觉得自己天下无敌。他知道自己不是万能的,所以特别善于利用别人的长处。比如韩信打仗厉害,他就让韩信去打仗;萧何管后勤有一套,他就让萧何去管后勤;张良出谋划策厉害,他就让张良去出谋划策。反正只要你有用处,刘邦就会把你捧得高高的。这种用人之道虽然有点“现实主义”的味道,但在那个乱世里却非常有效!

刘邦的政治智慧:该狠时狠,该软时软

别看刘邦平时嘻嘻哈哈的像个老好人,其实他在政治上可是个狠角色。比如说吧,韩信这个人能力很强,但野心也不小。刘邦一开始对他很器重,但后来发现这家伙有点不听话了。怎么办呢?刘邦二话不说就把韩信给收拾了!有人说这是“鸟尽弓藏”的典型案例——用完了就扔呗!但你要知道啊:在那个年代里头啊, 不狠一点儿还真不行! 你不把那些不听话的人收拾了, 他们反过来就会把你给收拾了! 所以啊, 该狠的时候就得狠!

不过呢, 刘邦也不是一直都那么硬气. 比如说吧, 他和项羽打仗的时候, 有一次被项羽打得屁滚尿流, 差点儿连命都没了. 这时候怎么办呢? 硬拼肯定不行啊! 于是乎, 他就玩起了"三十六计"里的"走为上计"! 带着手下人一路狂奔, 最后总算是保住了小命. 后来他还跟项羽讲和, 答应分天下. 虽然最后还是撕毁协议打了起来吧, 但至少在当时看来还是挺明智的选择! 这种该软的时候软、该硬的时候硬的策略啊, 在政治斗争中可是相当重要的! 所以啊, 别看刘邦平时嘻嘻哈哈的像个老好人似的 , 其实人家心里头可明白着呢 ! 这种政治智慧 , 可不是一般人能学得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