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反清”念头,到底有几分靠谱?

说到曾国藩,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他那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还有他在清朝末年平定太平天国的那段辉煌历史。但要是问起他有没有想过“反清”,估计很多人会愣一下:这位清朝的“忠臣”,真的会有二心吗?

曾国藩反清有多大把握

其实,曾国藩的内心世界可没那么简单。虽然他在表面上对清朝忠心耿耿,但你要说他一点“反清”的念头都没有,那也不太现实。毕竟,当时的清朝已经是风雨飘摇,内忧外患一大堆。太平天国、捻军、白莲教等各种乱子层出不穷,清朝的统治基础已经开始动摇。作为一个聪明人,曾国藩不可能看不到这些。

但问题是,曾国藩的“反清”念头到底有多大把握呢?他有没有真的想过要推翻清朝自己当老大?还是说,他只是偶尔在心里嘀咕几句,然后继续埋头干活?

曾国藩的“忠臣”形象,是不是装的?

曾国藩在历史上被塑造成了一个“忠臣”的形象,但这形象背后到底有多少水分呢?有人说他是个“两面派”,表面上对清朝忠心耿耿,实际上却在暗地里搞小动作。比如他在平定太平天国的时候,手握重兵,完全可以趁机自立为王。但他没有这么做,反而把胜利果实拱手让给了清朝。这是不是说明他真的对清朝死心塌地呢?

其实不然。曾国藩之所以没有自立为王,并不是因为他有多么忠诚于清朝,而是因为他太聪明了。他知道当时的局势非常复杂,自己贸然行动很可能会引来更大的麻烦。再说了,他也不是那种喜欢冒险的人。他的性格比较谨慎、保守,做事喜欢稳扎稳打。所以即便他有“反清”的念头,也不会轻易付诸行动。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曾国藩虽然手握重兵,但他并没有足够的政治资源和人脉来支撑他自立为王。当时的清朝虽然已经衰弱了,但毕竟还是正统王朝。如果曾国藩贸然造反,很可能会引来其他势力的围攻。到时候别说当皇帝了,恐怕连命都保不住。所以与其冒险造反失败后身败名裂甚至丢掉性命;还不如老老实实做个“忠臣”;至少还能保住自己的地位和名声;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曾国藩真的造反了会怎样?

假设一下;如果当初曾大帅真的脑子一热决定造反了会怎样呢?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以他的军事才能和影响力;短期内肯定能拉起一支不小的队伍来对抗清政府.但问题是;这支队伍能撑多久呢?要知道当时的中国可不是只有太平天国一个乱子;各地起义军多如牛毛;再加上外国列强的虎视眈眈;局势可以说是相当混乱. 在这种情况下贸然造反无异于火中取栗;稍有不慎就会引火烧身. 而且别忘了;曾大帅可是个读书人出身;骨子里还是有点儒家思想的;让他去推翻一个正统王朝自己当皇帝?这事儿听着就有点不靠谱. 再说了;就算他真当上了皇帝又怎样?难道就能解决当时中国面临的各种问题吗?显然不能. 所以与其冒着巨大风险去追求一个虚无缥缈的目标;还不如老老实实做个"中兴名臣"来得实在. 这样既能保住自己的地位和名声;又能为国家和民族做点实事;何乐而不为呢? 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曾大帅当年没有选择造反其实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当然了;我们也不能排除另一种可能性:那就是曾大帅压根就没想过要造反!毕竟人家可是个正儿八经的儒家学者嘛!怎么可能干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来呢?所以说啊;"曾大帅想造反"这个话题本身可能就是个伪命题!我们与其在这里瞎猜还不如好好研究一下人家留下的那些著作来得实在!毕竟人家可是写过《挺经》和《冰鉴》的大牛啊!光是这两本书就够我们研究一辈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