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年间的“乱”,不只是个形容词

说到清末的同治之乱,你可能以为这只是个历史课本上的名词,但实际上,这“乱”字可真是名副其实。同治年间(1862-1874),清朝的皇帝是同治帝,年纪轻轻就登基了,结果还没来得及享受皇帝的威风,就赶上了一连串的麻烦事儿。太平天国、捻军、回民起义……这些大大小小的起义和叛乱像赶集似的轮番上演,搞得清朝政府焦头烂额。

清末同治之乱 同治陕甘回民之变

太平天国就不用多说了,洪秀全带着一帮兄弟在南方闹得风生水起,差点把清朝的半壁江山都给掀翻了。捻军也不甘示弱,在北方四处点火,搞得清朝军队疲于奔命。回民起义则是在西北地区闹腾,让清朝政府头疼不已。这些起义虽然各有各的原因和背景,但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清朝政府的日子不好过。

同治帝的小日子:从皇帝到“傀儡”

别看同治帝年纪小,但他可是个“傀儡”皇帝。为啥这么说呢?因为他登基的时候才六岁,根本不懂怎么治理国家。于是乎,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就成了实际的掌权者。这两位太后可不是省油的灯,尤其是慈禧太后,她的手腕可硬着呢!她不仅掌控了朝政大权,还把同治帝管得死死的。

同治帝长大后想亲政?没门!慈禧太后可不会轻易放手。于是乎,同治帝的日子过得相当憋屈。他不仅不能随心所欲地处理朝政事务,还得时刻提防着慈禧太后的脸色。据说有一次同治帝想提拔一个自己喜欢的官员,结果被慈禧太后一顿臭骂:“你懂什么?国家大事岂是你能随便插手的?”同治帝只好灰溜溜地退下去了。

乱世中的“奇葩”现象:洋人来了也不怕

别看清朝政府在国内被起义军搞得焦头烂额,但在对外关系上却显得异常强硬。尤其是在处理与西方列强的关系时,清朝政府的官员们可是相当有“骨气”的。比如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中规定了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等条款时清朝官员们可是相当不乐意他们觉得这是对天朝上国的侮辱于是想方设法地拖延和阻挠外国公使进京的事宜甚至还出现了一些奇葩的现象比如有的官员故意把外国公使带到偏僻的小巷子里转圈圈让他们找不到北;还有的官员干脆装病不出门接待外国公使搞得外国公使们哭笑不得直呼“中国官员真是太有创意了!”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清朝政府在对外关系上显得异常强硬但实际上他们心里也清楚自己打不过洋人所以只能通过这种“软抵抗”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抗议但这种做法显然是徒劳无功的因为西方列强根本不吃这一套该来的还是要来该签的条约还是要签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所以有时候想想这些清朝官员们的做法还真是既可笑又可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