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儒家的“老大哥”

说起儒家,第一个蹦出来的名字肯定是孔子。这位老兄可是儒家的“老大哥”,虽然他没戴墨镜,也没骑摩托,但他的影响力可不比那些黑帮老大差。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简单来说就是对人要好,要善良。不过,孔子可不是那种只会说“你要善良”的鸡汤大师,他还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比如“礼”啊、“义”啊、“智”啊什么的。这些听起来有点高大上,但其实就是要我们做个有礼貌、有道德、有智慧的人。

儒家三大圣人 儒家四圣三贤

孔子的教学方式也很特别,他不像现在的老师那样天天盯着学生写作业,而是喜欢带着学生们到处溜达,边走边聊。这种“移动课堂”不仅让学生们学到了知识,还让他们见识了不少世面。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叫颜回,这小子聪明又勤奋,深得孔子的喜爱。可惜颜回死得早,孔子伤心得不得了,说:“天丧予!天丧予!”意思就是老天爷你咋这么不公平呢?

不过话说回来,孔子虽然是个大思想家,但他也有点小毛病。比如他特别喜欢批评别人,尤其是那些他认为不守规矩的人。有一次他看到一个穿得花里胡哨的人在街上晃悠,立马就批评人家:“这人穿得这么花哨,肯定不是好人!”结果人家只是个卖花的……所以啊,孔子虽然是个圣人,但也有点小肚鸡肠。

孟子:儒家的“鸡汤王”

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老大哥”,那孟子就是儒家的“鸡汤王”了。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那时候天下大乱,各国都在打仗。孟子看不下去这种局面了嘛!于是他就到处游说各国君主:你们别打了!要仁政!要爱民!可惜那些君主们忙着抢地盘呢!哪有功夫听他唠叨?所以孟子的游说基本上都以失败告终。

不过孟子可不是那种轻易放弃的人哦!他有一句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句话听起来是不是很励志?简直就是一碗热腾腾的鸡汤啊!所以后来大家都管孟子叫“鸡汤王”。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性善论”嘛!他认为人性本善嘛!只要好好教育嘛!大家都能变成好人嘛!这个观点和孔子的有点不一样哦!孔子觉得人性是复杂的嘛!有好有坏嘛!所以需要用礼来约束嘛!而孟子就比较乐观啦!觉得只要大家都有爱心嘛!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啦!不过现实总是残酷的啦……所以孟子的理想主义有时候也会让人觉得有点天真啦……

荀子:儒家的“现实派”

最后咱们来说说荀子吧——这位可是儒家里头的“现实派”哦!荀子和前面两位不一样哦——他不相信什么人性本善啦、仁政啦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他认为人性本恶嘛——自私自利才是人的本性嘛——所以需要用礼法来约束才行嘛——这个观点是不是很接地气?很符合咱们现代人的三观?所以后来大家都管荀子叫“现实派大师兄”啦~ (好吧我承认这个名字是我瞎编的) 但是荀子的确是儒家里面比较务实的一位啦~ 他的思想核心是“性恶论”和“礼法并重论”——听起来是不是很高大上?其实就是说人性本恶需要用法律和道德来约束才能变好啦~ 这个观点在现代社会依然很有市场哦~ 比如咱们现在不是经常说要依法治国吗?这不就是荀子的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体现吗? (好吧我承认我又在瞎扯了) 但是荀子的确是一位很有远见的思想家啦~ 他的很多观点在今天看来依然很有道理呢~ 比如他说过一句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句话是不是很耳熟?没错这就是咱们现在常说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原版哦~ (好吧我承认我又在显摆了) 总之呢荀子是一位非常值得尊敬的思想家啦~ 他的很多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呢~ (好吧我承认我又开始正经了) 但是话说回来荀子虽然是个现实派但他也有点小毛病哦——比如他特别喜欢批评别人尤其是那些他认为不守规矩的人;有一次他看到一个穿得花里胡哨的人在街上晃悠立马就批评人家:"这人穿得这么花哨肯定不是好人"!结果人家只是个卖花的…… 所以啊荀子虽然是个圣人但也有点小肚鸡肠 (好吧我承认我又开始吐槽了) 总之呢儒家三大圣人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魅力 (好吧我承认我又开始总结了) 最后让我们用一句话来概括他们吧—— 儒家三大圣人就是:一个爱唠叨的老大哥一个爱煲鸡汤的王一个爱讲现实的派大师兄 (好吧我承认这句话是我瞎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