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的“八尺”到底有多高?

说到古代人的身高,很多人都会想到“八尺男儿”这个词。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个“八尺”到底是多高呢?别急,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首先,你得知道,古代的“尺”和现代的“尺”可不是一回事。现代的一尺大约是30厘米左右,但在古代,不同朝代的“尺”长度可是五花八门。比如,战国时期的“尺”大约是23厘米,而到了汉代,一尺就变成了23.1厘米。所以,如果你在战国时期是个“八尺男儿”,那你大概有1.84米高;而在汉代,你可能就只有1.85米了。怎么样?是不是觉得古代人的身高也没那么夸张?

古代人的身高八尺是多少

古代的“尺”是怎么来的?

说到古代的“尺”,你可能会好奇,这玩意儿是怎么来的?其实,古代的“尺”最早是根据人体来定的。比如,商朝的“尺”就是根据成年男子的手掌宽度来定的,大约是16.95厘米。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朝代都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整了“尺”的长度。比如,秦朝统一六国后,为了方便管理,就把“尺”统一成了23.1厘米。再后来,汉朝又稍微调整了一下,变成了23.5厘米。所以啊,古代的“尺”可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就像是一个随时代变化的“身高测量器”。

为什么古人喜欢用“八尺”来形容身高?

你可能会问了:为什么古人喜欢用“八尺”来形容身高呢?其实啊,这和古代的文化有关。在古代,数字“八”被认为是一个非常吉利的数字。比如《易经》里就有“八卦”的说法;再比如《诗经》里也有“八月剥枣”的句子。所以啊,用“八尺”来形容一个人的身高,不仅显得高大威猛、气宇轩昂;还能带来好运气、好兆头!当然了;这也可能是因为古人觉得用其他数字来形容身高不够霸气、不够吉利吧!总之啊;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反正现在咱们都知道了:在古代做个"八尺男儿"可真不容易!不仅要长得高;还得活得久才行呢!不然哪来的机会去量自己的身高呢?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