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的“神操作”

马谡,这个名字在三国迷中可谓是如雷贯耳。不过,他的名气可不是因为什么丰功伟绩,而是因为他那“神操作”——街亭失守。话说这马谡,原本是个读书人,满腹经纶,理论知识丰富得不得了。可问题是,他把这些理论用在了不该用的地方。诸葛亮派他去守街亭,本意是想让他锻炼一下实战能力,结果这位老兄倒好,直接把军队驻扎在山上,美其名曰“居高临下”。这下可好,魏军一来,直接断了他的水源,马谡的军队就成了“旱鸭子”,最后只能灰溜溜地撤退。这一撤不要紧,街亭丢了,蜀军的战略计划全泡汤了。

马谡死得冤不冤 马谡失街亭这么严重吗

诸葛亮的“无奈之举”

要说诸葛亮对马谡的感情,那可是相当复杂。一方面,马谡是他的得意门生,才华横溢;另一方面,这小子也确实有点“不靠谱”。街亭失守后,诸葛亮的心情可想而知。你说这马谡吧,平时在军帐里谈天说地、指点江山的时候头头是道,可一到实战就掉链子。诸葛亮心里那个气啊!但作为领导,他也不能光生气不处理问题。于是乎,诸葛亮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斩了马谡。这个决定一出,蜀军上下都炸锅了:有人觉得马谡死得冤枉;有人觉得这是诸葛亮铁面无私的表现;还有人觉得这是诸葛亮在“杀鸡儆猴”。不管怎么说吧, 这一刀下去, 马谡的小命算是交代了, 诸葛亮的形象也更加高大上了。

历史的“玩笑话”

其实啊, 历史这玩意儿有时候就跟开玩笑似的。你说这马谡吧, 要才华有才华, 要背景有背景(他哥是马良), 按理说应该混得风生水起才对。可偏偏他就栽在了街亭这个坑里, 还把自己的小命给搭进去了。后人说起这事来, 都觉得挺可惜的: 你说你一个读书人, 干嘛非要去打仗呢?好好在家写写文章、教教书不好吗?再说了, 就算要去打仗, 也得找个靠谱的师傅带带你啊!你看人家赵云、关羽、张飞这些老将们多稳当!不过话说回来啊, 要是没有马谡这次"神操作", 我们今天可能也就没这么多茶余饭后的谈资了——毕竟三国故事里能让人笑出声来的桥段还真不多见呢!所以啊, "冤不冤"这个问题其实也没那么重要了——反正历史已经把答案写好了: "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