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家的“家庭录像带”

你知道吗?巴赫不仅仅是个音乐天才,他还是个超级奶爸!《安娜玛格达丽娜巴赫的编年史》其实是一本“家庭录像带”,只不过是用纸和墨水记录的。安娜玛格达丽娜是巴赫的第二任妻子,她可不是什么普通的家庭主妇,她是个音乐家,还是个超级细心的记录员。她把巴赫教给她的曲子、练习曲、甚至是孩子们的作业都记在了这本小册子里。想象一下,这就像是你家客厅里的钢琴旁边放着一本“家庭乐谱日记”,只不过这本日记的主人是个音乐界的传奇。

安娜玛格达丽娜巴赫的编年史

安娜玛格达丽娜的编年史里不仅有巴赫的作品,还有一些其他作曲家的曲子。这本小册子就像是巴赫家的“音乐朋友圈”,大家互相分享、互相学习。你可能会想,这有什么特别的?但你要知道,在那个没有YouTube、没有Spotify的时代,这种手抄本的乐谱可是非常珍贵的。安娜玛格达丽娜就像是那个时代的“音乐博主”,她用她的笔记录下了那个时代的音乐精华。

从厨房到音乐厅

这本编年史不仅仅是巴赫家的“家庭录像带”,它还是一本“厨房里的音乐课”。想象一下,安娜玛格达丽娜一边在厨房里煮饭,一边在笔记本上写下丈夫教给她的曲子。她可能是在切菜的时候突然想到某个旋律,赶紧放下菜刀拿起笔来记下。这本小册子就像是她的“灵感捕捉器”,随时随地记录下那些美妙的音符。

而且,这本编年史还见证了巴赫家的孩子们如何从厨房里的钢琴练习走向音乐厅的舞台。安娜玛格达丽娜不仅记录了巴赫教给她的曲子,还记录了孩子们的练习曲和作业。你可以想象一下,这些孩子们从小就在家里听着父母弹琴、唱歌、演奏乐器长大。他们的童年可能没有iPad和游戏机,但他们有世界上最棒的音乐老师——他们的爸爸巴赫!

穿越时空的音乐宝藏

现在想想看,如果你有机会翻开这本编年史,你会看到什么?你会看到巴赫亲手写下的乐谱吗?你会听到那些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旋律吗?虽然我们无法亲眼看到这些乐谱的原稿(它们已经被复制了很多次),但这本编年史依然是一个穿越时空的音乐宝藏。它让我们能够一窥18世纪德国中产阶级家庭的日常生活——特别是他们的音乐生活!

而且你知道吗?这本编年史还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道理:音乐不仅仅是高雅的艺术形式,它也可以是家庭的日常活动。无论是巴赫这样的大师级人物还是普通的家庭主妇(比如安娜玛格达丽娜)都可以参与其中、享受其中。所以下次当你听到有人说“我不会弹琴/唱歌/演奏乐器”的时候就可以告诉他们:没关系!你也可以像安娜玛格达丽娜一样从厨房开始你的音乐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