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变来变去还是个猴子

《西游记》里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孙悟空的七十二变了。这技能听起来牛逼哄哄,能变成各种东西,从鸟兽虫鱼到山石草木,无所不能。可是仔细一想,这七十二变是不是有点水分?首先,孙悟空不管变成啥,本质上还是个猴子。你瞧他变成一棵树,树干上还带着猴毛;变成一只鸟,飞起来还带着猴子的机灵劲儿。最搞笑的是,他变成一座庙,尾巴没地方藏,只好变成一根旗杆竖在庙后面,结果被二郎神一眼识破。这哪是七十二变啊,分明是七十二个造型的猴子cosplay!

西游记里有哪些bug 西游q记

而且,这七十二变还有个致命bug:只能变外形,不能变本质。比如他变成唐僧去骗妖怪,结果一开口说话就露馅了——唐僧是和尚,说话文绉绉的;孙悟空是个猴子精,说话粗声粗气的。妖怪一听就知道不对劲:“这唐僧怎么说话跟泼猴似的?”所以啊,这七十二变就是个花架子,骗骗外行还行,遇到内行立马现原形。

唐僧的紧箍咒:到底是念给谁听的?

说到紧箍咒,大家肯定都记得唐僧念咒时孙悟空那痛苦的模样。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这紧箍咒到底是念给谁听的?表面上看是念给孙悟空听的,让他乖乖听话;但实际上呢?孙悟空压根就没听见紧箍咒的内容!他只是感觉到头疼欲裂、满地打滚。换句话说,紧箍咒根本就不是靠“听”来起作用的——它更像是一种远程操控的疼痛装置。

这就很奇怪了:既然紧箍咒不是靠声音传播来起作用的(不然为什么只有孙悟空一个人疼?)那唐僧念咒的意义何在?难道就是为了摆个pose、装个样子吗?而且更搞笑的是,每次唐僧念完咒后还要问一句:“悟空!你可知道错了?”这时候孙悟空已经疼得死去活来了还要强撑着回答:“弟子知错了!”这场景怎么看怎么像是一场毫无意义的表演秀——唐僧在台上装模作样地念经文、摆pose;孙悟空在台下配合演出、喊台词。整个过程充满了形式主义的味道。

猪八戒的九齿钉耙:到底是谁设计的奇葩武器?

猪八戒的九齿钉耙是《西游记》里最奇葩的武器之一。你说它是农具吧?它有九个齿;你说它是武器吧?它又长得像个农具。更搞笑的是它的使用方式——猪八戒每次打架都要把钉耙举过头顶、转几圈才往下砸;打完还要把钉耙扛在肩上摆pose。这种战斗方式不仅效率低下(等他转完圈敌人早跑了)而且看起来特别滑稽——活脱脱一个拿着农具跳广场舞的大叔形象!

而且这九齿钉耙的设计也充满了bug:首先它太重了(据说有五千零四十八斤);其次它太长了(比猪八戒自己还高);最后它太难用了(九个齿排列不均匀、重心不稳)。这样的武器别说打妖怪了连耕地都费劲!难怪猪八戒每次打架都要喊累、动不动就想分行李回高老庄——换谁拿着这么奇葩的武器都会觉得心累吧!所以说这九齿钉耙根本就是设计师喝多了才想出来的奇葩产物完全不符合实战需求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