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捐官制度价目金额
捐官是个啥?
哎呀,说到清朝的捐官制度,那可真是个“花钱买官”的好买卖!你没听错,就是花钱买官。那时候,朝廷为了搞点银子,想出了这么个妙招:只要你肯掏钱,什么知县、知府、道台,甚至巡抚、总督,都能给你安排上。当然啦,这可不是随便谁都能买的,得看你口袋有多深。有钱的土豪们,拿着银子就能摇身一变,从商人变成官员;没钱的呢?那就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风光了。
价目表长啥样?
来来来,咱们看看这捐官的价目表。首先得说清楚啊,这价目表可不是超市里的打折清单,那是实打实的银子!比如说吧,你想当个知县——就是县太爷——那得掏出四千两银子。四千两啊!那时候的四千两银子可是能买好几套大宅子的!再往上走,知府就得一万两银子了。一万两!这数字听着就让人头晕。至于巡抚、总督这些大官嘛,那价格就更吓人了——十万两起步!十万两啊!这可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起的游戏。
捐了官有啥好处?
哎呀呀,捐了官的好处可多了去了!首先呢,你从平民百姓一下子变成了朝廷命官,身份地位那是蹭蹭往上涨啊!走在街上都有人给你让路;进了衙门更是威风八面——“升堂”两个字一喊出来,那气场绝对是杠杠的。其次呢?当了官就能捞钱啊!什么“火耗归公”、“陋规”之类的名目多得很;再加上各种税收、罚款、贪污……反正只要你想捞钱办法多的是。最后呢?当了官还能结交权贵、扩展人脉;说不定哪天还能混个爵位什么的——到时候可就真是光宗耀祖了!
声明:本站内容为网友分享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Admin@0qua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