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也懂环保?

哎呀,说到古人,大家可能都觉得他们整天忙着吟诗作对、舞文弄墨,哪有时间关心什么环保啊?其实不然!古人虽然没听说过“可持续发展”这个词,但他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可不亚于我们现代人。你看,那些流传千年的诗词里,就有不少关于环保的“金句”。比如唐代大诗人王维就说过:“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这可不是简单的写景抒情,而是在告诉我们:山林要保持清新,雨后要及时清理落叶,这样才能保持生态平衡嘛!再比如宋代诗人杨万里那句“小荷才露尖尖角”,不就是在提醒我们要保护水生植物,不要乱扔垃圾吗?

古人对环境保护的诗词

古人的“垃圾分类”

你以为垃圾分类是现代人的专利?错了!古人早就懂得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了。不信?看看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里的“枯荣”可不仅仅是形容草木的生长周期,更是在告诉我们:枯草要烧掉做肥料,荣草要留着美化环境。这不就是古代版的“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吗?再看看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这里的“花千树”和“星如雨”可不是随便写的,而是在提醒我们:花瓣要收集起来做香囊,星星(其实是烟花)的灰烬要妥善处理,不能污染环境。瞧瞧,古人的环保意识多强!

古人的“绿色出行”

说到出行方式,现代人动不动就开车、坐飞机,恨不得把地球踩在脚下。但古人可不一样!他们讲究的是“绿色出行”。唐代诗人杜甫在《春望》中写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里的“山河在”可不是随便写的,而是在告诉我们:出行时要尽量选择步行或骑马的方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再看看宋代词人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这里的“牵黄擎苍”可不是简单的打猎场景描写,而是在提醒我们:出行时要带上宠物狗和鹰(当然现在不提倡带鹰了)陪伴左右,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减少碳排放。瞧瞧人家这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