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细思极恐细节
刘备的仁义,其实是“仁义”的生意
说到《三国演义》,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可能就是刘备的仁义。刘备这个人,整天哭哭啼啼,动不动就“吾不忍也”,好像是个特别善良的老好人。但你仔细想想,刘备的仁义真的是发自内心的吗?其实不然,他的仁义更像是一门生意。
你看啊,刘备每次遇到困难,第一件事就是哭。哭完之后呢?他就开始拉拢人心。比如在长坂坡,赵云七进七出救阿斗,刘备二话不说就把阿斗摔在地上,说:“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这一摔可不得了,赵云感动得稀里哗啦的。你以为刘备是真的心疼赵云吗?其实他是心疼自己的生意——赵云可是他的得力干将啊!
再比如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表面上看是刘备求贤若渴,实际上呢?诸葛亮可是当时最有名的谋士之一,请到他等于请到了一张“流量卡”。有了诸葛亮这张王牌在手,刘备的名声瞬间就起来了。所以你看,刘备的仁义其实是一种投资,投资的是人心和名声。
曹操的多疑,其实是“多疑”的管理学
再说说曹操吧。曹操这个人大家都说他多疑、心狠手辣。但你要是仔细分析一下他的行为模式,你会发现他的多疑其实是一种高明的管理手段。
比如曹操杀吕伯奢一家那段。表面上看是他误杀了好人,但实际上呢?吕伯奢可是他的老朋友啊!曹操为什么要杀他?因为他知道自己在乱世中必须保持警惕。杀吕伯奢一家不仅是为了自保,更是为了给手下的人传递一个信号:跟着我曹操混可以吃香的喝辣的,但要是敢背叛我……哼哼!后果你们自己掂量吧!
再比如曹操对待关羽的态度。关羽明明是投降过来的将领,但曹操对他却格外优待。又是送美女又是送赤兔马的。你以为曹操是真的欣赏关羽吗?其实他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告诉其他将领:只要你肯为我效力,我绝对不会亏待你!这样一来手下的人自然就会更加忠诚了嘛!所以你看啊曹操的多疑并不是真的多疑而是用多疑来管理团队的一种方式而已!
诸葛亮的智慧其实是“智慧”的套路
最后我们来说说诸葛亮吧!诸葛亮可是《三国演义》里最聪明的人物之一了!什么空城计、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简直神乎其技啊!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些所谓的智慧背后到底藏着什么套路呢?其实诸葛亮的智慧更像是一种精心设计的营销策略!
比如说空城计吧!司马懿带着大军杀到城下发现诸葛亮一个人坐在城楼上弹琴而城里却空无一人……这场景看起来确实挺吓人的对吧?但其实呢?司马懿之所以不敢进攻完全是因为他知道如果杀了诸葛亮自己回去肯定会被曹魏集团的高层怀疑——毕竟谁都知道司马懿和诸葛亮是死对头嘛!所以与其冒险进攻不如撤退回去交差来得稳妥些……你看这不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心理战吗?
再比如说草船借箭这个故事……表面上看是诸葛亮利用天气和敌人的心理巧妙地借到了十万支箭但实际上呢?这背后可是一整套完整的情报收集和风险评估体系啊!首先诸葛亮得知道江面上的雾气什么时候会变浓其次还得知道曹军那边会不会上当最后还得确保自己的船只不会被射沉……这一套操作下来简直就是一个完美的风险投资案例啊有木有?!所以你看啊诸葛亮的智慧并不是真的有多么神奇而是他懂得如何利用信息差和心理战术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已!
声明:本站内容为网友分享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Admin@0qua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