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仁是谁?他怎么就成了“不杀”的对象?

哎呀,说到“伯仁”,你可能会想:“这谁啊?是不是某个古代网红?”其实,伯仁可不是什么网红,他是东晋时期的一位大臣,名叫周顗(yǐ)。这位老兄在历史上可是有点名气的,不过他的名气不是因为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因为他莫名其妙地成了一个“不杀”的对象。

我不杀伯仁 典故 我不杀伯仁比喻什么

事情是这样的:东晋时期,有个叫王敦的将军造反了,想要推翻当时的皇帝。王敦有个弟弟叫王导,这哥们儿是个好人,不想跟着哥哥一起造反。于是,王导就跑到皇帝面前求情,说自己绝对不会参与哥哥的叛乱。皇帝呢,其实也挺纠结的,不知道该不该相信王导。这时候,周顗站出来了,帮王导说了几句好话。按理说,周顗帮了王导这么大一个忙,王导应该感激涕零才对吧?可是呢,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伯仁不杀我?那我可得好好谢谢他!

后来呢,王敦成功造反了!这下可好,整个朝廷都乱成了一锅粥。王敦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开始大肆清洗那些反对他的人。周顗呢?作为朝廷里的大臣之一,自然也在清洗名单上。结果呢?周顗被杀了!你可能会问:“这不就是‘杀’了吗?怎么还说不杀呢?”别急别急,事情的关键就在这儿——周顗被杀的时候,王导并没有站出来阻止!

你说这事儿闹的!周顗当初可是帮了王导一个大忙啊!结果现在周顗被杀了,王导却袖手旁观。后来呢?等风头过去了之后(也就是等大家都冷静下来了),有人告诉王导:“哎呀老兄!你知道吗?当初要不是周顗帮你说话啊……” 这下可好!王导一下子就明白了——原来自己能活到现在全靠周顗当初那几句话啊!于是他就感叹了一句:“我不杀伯仁(也就是周顗)……” 然后就没下文了。不过这句话后来就成了一个典故——用来形容那种明明没动手杀人、但实际上却间接导致了别人死亡的情况。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啥道理?

这个典故虽然听起来有点绕口令的感觉(什么“我不杀伯仁……”)但其实还是挺有意思的。它告诉我们什么呢?首先啊——做人要懂得感恩!你看那个王导啊——人家当初帮了你一个大忙吧?结果你倒好——人家被杀了你连个屁都不放一个!这叫啥事儿嘛!所以啊——以后要是有人帮了你忙的话一定要记得报恩哦~不然的话……嘿嘿嘿~小心哪天你也成了“我不杀伯仁……”的主角哦~(开玩笑啦开玩笑啦~)

其次呢——这个典故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有时候啊——我们虽然没直接做什么坏事、但其实我们的行为却可能间接导致了不好的结果哦~比如说吧——你明明知道某个人做了坏事、但你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去制止他……那最后出了问题的话……嘿嘿嘿~你也得负责任哦~所以啊——以后看到不对劲的事儿一定要勇敢地站出来制止才行哦~不然的话……小心哪天你也成了“我不杀伯仁……”的主角哦~(又开玩笑啦又开玩笑啦~)

总之呢——这个典故虽然听起来有点绕口令的感觉、但其实还是挺有意思的、而且还能给我们很多启示呢~所以以后要是有人跟你讲这个故事的话一定要认真听哦~说不定哪天就能派上用场了呢~(当然啦、希望大家都用不上啦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