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有外国人当官吗 唐朝有多少外籍官员
唐朝的“国际招聘”
唐朝,这个中国历史上最开放、最繁荣的朝代之一,不仅在文化、经济上大放异彩,连官场也充满了“国际范儿”。你没听错,唐朝的官员队伍里,不仅有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还有不少来自外国的“老外”。这些外国人可不是来旅游的,他们可是正儿八经地当上了官,有的甚至混到了高位。这事儿放在今天,估计得让那些挤破头考公务员的年轻人羡慕得眼红。
唐朝的统治者们似乎对外国人特别友好,尤其是那些有才华、有能力的老外。只要你有一技之长,能说会道,甚至会写几首诗,唐朝政府就敢给你发个官帽戴戴。这种“国际招聘”政策,让唐朝的官场变得异常多元化。想象一下,一个金发碧眼的波斯人站在朝堂上侃侃而谈,旁边站着几个黑皮肤的非洲人,再配上几个白皮肤的欧洲人,那场面简直比现在的联合国大会还要热闹。
老外的“升职记”
在唐朝当官的老外们可不是来打酱油的。他们中的很多人不仅干得风生水起,还一路高升,成为了朝廷中的重要人物。比如那位著名的波斯人李珣(注意:虽然姓李,但他可是货真价实的老外),他不仅是个诗人、音乐家,还当上了唐朝的官员。他的诗写得特别好,连当时的皇帝都对他赞不绝口。再比如那位来自高丽的崔致远(没错,又是姓崔的老外),他在唐朝不仅考中了进士(相当于今天的博士学位),还当上了县令(相当于今天的县长)。这些老外的“升职记”简直比现在的职场剧还要精彩。
更让人惊讶的是,有些老外甚至混到了宰相的位置!比如那位来自日本的阿倍仲麻吕(中文名叫晁衡),他在唐朝不仅当上了秘书监(相当于今天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和光禄大夫(相当于今天的国务院秘书长)这样的高官职位上工作过多年并做出了卓越贡献!最后还被封为从二品大员——这可是仅次于宰相的高位啊!你能想象一个日本人跑到中国来当上了国务院秘书长吗?这在今天简直是天方夜谭!但在唐朝却成了现实——这不得不让人感叹:唐朝真是太开放了!
老外的“职场挑战”
当然啦,在唐朝当官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这些老外在享受着高薪厚禄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挑战.首先就是语言问题.虽然很多老外在来中国之前都学过汉语,但真正到了朝堂之上,面对着满朝文武大臣和皇帝陛下,他们还是难免会紧张.有时候一紧张就容易说错话,甚至闹出笑话.比如有一次,一位来自阿拉伯的老外在朝堂上汇报工作时,因为太紧张把"陛下"说成了"陛下",结果惹得满朝文武哄堂大笑.这位老外当时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除了语言问题之外,这些老外还要面对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在中国古代社会里,"礼"是非常重要的东西.可对于这些来自异国他乡的老外来说,"礼"这个东西实在是太复杂了!有时候他们根本搞不清楚什么时候该跪拜、什么时候该作揖、什么时候该磕头……结果一不小心就犯了"大不敬"之罪!轻则被罚俸禄重则丢掉乌纱帽——这可真是太惨了!所以啊,这些老外在唐朝当官不仅要精通业务知识还要学会察言观色、懂得人情世故——这简直比现在职场上的那些"潜规则"还要复杂!
声明:本站内容为网友分享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Admin@0qua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