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的“友好邻居”计划

说到沙俄,大家可能会想到那些穿着毛皮大衣、喝着伏特加的壮汉。但在19世纪,他们可不是只顾着喝酒,还忙着“友好”地扩张领土呢!沙俄看中了中国的东北地区,觉得那里的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简直就是个“宝藏邻居”。于是,他们开始了一系列的“友好邻居”计划。

沙俄侵略中国 沙俄为什么侵略中国

首先,沙俄派出了大量的探险队和商人,名义上是来做生意的,实际上是在偷偷摸摸地勘探地形、绘制地图。他们还时不时地给当地官员送点小礼物,搞得好像真的是来交朋友的。不过,这些“朋友”可不是白交的,他们的目的是为了以后能更容易地“借用”这片土地。

《瑷珲条约》:一场“慷慨”的交易

1858年,沙俄觉得时机成熟了,便和中国签订了《瑷珲条约》。这个条约听起来好像是个普通的贸易协议,但实际上却是一场“慷慨”的交易。沙俄“慷慨”地从中国手里拿走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大片土地。这些地方不仅面积大得吓人,而且资源丰富得让人眼红。

中国当时的清朝政府也是够糊涂的,居然就这么轻易地答应了。可能是被沙俄的“友好邻居”形象给迷惑了,觉得人家真的是来帮忙的。结果呢?帮了个大忙——帮自己丢了好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可不是一般的“慷慨”啊!

《北京条约》:又一场“友谊”的见证

1860年,沙俄又和中国签订了《北京条约》。这次他们更厉害了,直接从中国手里拿走了乌苏里江以东的土地。不仅如此,他们还顺便把库页岛也给划到了自己的名下。这下好了,中国的东北地区几乎被沙俄给包圆了!

这次签约的过程也挺有意思的。据说当时清朝的代表们还以为是在签什么普通的贸易协议呢!结果一签完字才发现不对劲——怎么自己家的后院都被人家给占了?不过这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了,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土地被别人拿走。这可真是“友谊”的见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