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谥号,谁给的?

陶渊明,这位东晋的大诗人,大家都知道他是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他的诗写得好,人品也高,所以后人给他起了个谥号叫“靖节”。这个谥号听起来挺高大上的,但问题是,这谥号是谁给的呢?是皇帝吗?还是他自己给自己起的?别急,咱们慢慢聊。

陶渊明的谥号是谁给的

首先,咱们得知道,谥号这东西可不是随便起的。古代的谥号一般是皇帝或者朝廷给的,用来评价一个人的生平事迹和品德。陶渊明虽然是个隐士,但他毕竟也是个有名的人物,所以他的谥号肯定不是他自己起的。那是不是皇帝给的呢?其实也不是。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时期,那个年代朝廷乱得很,皇帝们忙着争权夺利,哪有功夫给一个隐士起谥号啊!

那到底是谁给的?

其实啊,陶渊明的谥号是后人给他起的。具体来说,是南朝梁代的昭明太子萧统给他起的。萧统是个文学爱好者,特别喜欢陶渊明的诗,觉得他的人品和诗才都特别值得尊敬。于是呢,萧统就在编《文选》的时候,给陶渊明起了个“靖节”的谥号。这个“靖”字表示安静、平和的意思,“节”字则表示节操、品德高尚。所以“靖节”这个谥号就是夸陶渊明不仅生活平静、心态平和,而且品德高尚、有节操。

不过呢,这里有个小插曲。其实陶渊明的谥号并不是萧统第一个起的。在他之前呢,已经有人给陶渊明起了个“贞节先生”的称号了。但萧统觉得“贞节”这词有点太正式了(毕竟听起来有点像是在夸女人),所以他改成了“靖节”。这样一来呢,既保留了对陶渊明品德的赞美(节操)又显得更加平和、自然(安静)了。所以说啊这文人之间的互相吹捧也是挺有意思的嘛!

为什么叫“靖节”?

说到这儿呢大家可能会问了:为什么非得叫“靖节”呢?难道就不能叫别的什么好听的名字吗?其实啊这名字还真不是随便起的!咱们得从陶渊明的生平说起:他年轻的时候也曾经想过去当官(毕竟谁不想过上好日子呢对吧)但是他看不惯官场的腐败和虚伪所以很快就辞职不干了然后就跑去种田写诗去了……这一系列操作下来呢大家就觉得这个人真是有骨气!所以用“节”字来夸他再合适不过了!至于那个“靖”字嘛则是因为他后来一直过着平静的生活没有再卷入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里去所以用这个字来形容他的生活状态也很贴切!

当然了除了这两个字之外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的词可以用来形容陶渊明比如清高啊淡泊啊什么的但是相比之下还是“靖节”这两个字最贴切最有代表性!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两个字读起来还挺顺口的哈哈哈……所以说啊有时候起名字还真是一门学问呢!不仅得考虑意思还得考虑读音和搭配什么的真是让人头大啊……不过好在萧统同学在这方面还是挺有天赋的他这一手操作下来不仅让陶渊明的形象更加高大上了而且还让这个名字流传到了现在真是功德无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