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鱼”是谁?

大家都知道,刘备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但他的理想和抱负就像是一个大饼,虽然画得很好看,但总是吃不到嘴里。他到处奔波,一会儿投靠曹操,一会儿又去依附袁绍,像个无头苍蝇一样乱撞。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就像是给他的人生加了一个GPS导航系统,让他从此不再迷路。这个人就是诸葛亮。

如鱼得水指刘备遇到了谁

诸葛亮是谁?简单来说,他就是那个“卧龙”先生。你可能会问:“卧龙”是什么龙?其实这不是真的龙,而是一个比喻,意思是说诸葛亮就像是一条潜伏在深渊里的龙,一旦出山,就会掀起滔天巨浪。刘备遇到他的时候,简直就像是鱼儿遇到了水一样——不对,应该说是鱼儿遇到了大海!因为诸葛亮不仅给了他方向感,还给了他一个完整的战略规划。

刘备和诸葛亮的“蜜月期”

刘备和诸葛亮的相遇可以说是历史上的一个经典桥段。当时刘备已经是个“老江湖”了,但他还是觉得自己缺了点什么。于是他就去拜访了诸葛亮。第一次去没见到人,第二次去还是没见到人,第三次去终于见到了。这就是著名的“三顾茅庐”的故事。你可以想象一下刘备的心情:第一次没见到人,可能觉得有点尴尬;第二次没见到人,可能有点着急;第三次终于见到了人,心里肯定是大石头落地了!

诸葛亮一出场就给刘备画了一个大饼——不对,是画了一张地图。这张地图上详细规划了刘备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战略步骤。刘备听完之后简直是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他终于明白了自己要怎么走、怎么打、怎么赢。从那以后,他和诸葛亮的关系就进入了“蜜月期”。他们俩在一起的时候简直是如胶似漆、形影不离。诸葛亮负责出谋划策、制定战略;刘备负责执行决策、带领军队。两人配合得天衣无缝!

如鱼得水的真正含义

其实“如鱼得水”这个成语最早并不是用来形容刘备和诸葛亮的。它最早出现在《庄子》里头的一个故事里头:说是有两条鱼被困在一个小水坑里头了;后来它们被救出来放回了大海里头;于是它们就高兴得不得了;觉得自个儿像是回到了家一样舒服自在!这个成语后来就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某种环境或者状态下感到非常舒适自在、游刃有余!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用“如鱼得水”来形容刘备和诸葛亮呢?因为他们俩在一起的时候真的是太舒服自在了!对于刘备来说;有了诸葛亮的帮助;他的事业蒸蒸日上;从一个四处流浪的小军阀变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大诸侯!对于诸葛亮来说;能够辅佐明主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也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所以他们俩在一起的时候真的是如鱼得水、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