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的前世今生

古代的考试,可不是我们现在这样坐在电脑前点点鼠标那么简单。那时候,考试叫做“科举”,听起来就像是一种古老的魔法仪式。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兴盛于唐朝,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这玩意儿可不是闹着玩的,它决定了你能不能当官,能不能光宗耀祖。所以,古代的考生们可是拼了老命去准备这场“人生大考”。

古代是怎样考试的 古代科举考试题目

考场里的那些事儿

说到考场,那可真是五花八门。首先,你得有资格参加考试,这可不是谁都能来的。你得先通过县试、府试、院试等一系列小考,才能拿到“秀才”的头衔。然后才有资格参加乡试、会试、殿试这些大考。考场里,考生们一个个坐在小隔间里,每人一个小桌子小板凳,连个厕所都没有。你要是肚子疼了怎么办?那就忍着吧!考试时间通常是三天三夜,吃喝拉撒全在里面解决。你说这要是赶上夏天蚊子多怎么办?那就自求多福吧!

考题与作弊的那些趣事

古代的考题可不像我们现在这样选择题、填空题那么简单。那时候的题目都是长篇大论的文章题目,比如“论语”中的一段话让你写一篇八股文。八股文你知道吗?就是那种固定格式、固定套路的文章,写得不好直接出局。而且题目还特别难猜,有时候出题老师还会故意出一些冷门题目来考验你的知识面。当然,作弊也是少不了的环节。考生们会把小抄藏在衣服里、鞋子里甚至头发里带进考场。监考老师也不是吃素的,他们会用各种方法来检查你有没有作弊。比如让你脱光衣服检查身体有没有藏东西(想想都觉得尴尬);或者用鼻子闻你的试卷有没有墨水的味道(这也能闻出来?);还有更绝的直接让你把试卷吃下去(这是要人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