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官选拔:科举考试的“高考”之路

明朝的文官制度,就像今天的公务员考试,但更像是古代的高考。那时候,要想当官,你得先通过科举考试。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得从童生、秀才、举人一路考到进士,每一步都像是在打怪升级。考中了进士,就相当于拿到了公务员的入场券。不过,别以为这就完事了,还得经过皇帝的面试——殿试。皇帝一看你顺眼,你就成了“天子门生”,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明朝文官制度 明朝官制结构图

文官管理:皇帝的“人力资源部”

明朝的文官管理,简直就是皇帝的人力资源部。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员都有明确的职责和考核标准。中央有六部——吏、户、礼、兵、刑、工,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老大——尚书。地方上则有知府、知县等官员负责具体事务。每年还有考核制度,表现好的升职加薪,表现差的就等着被炒鱿鱼吧。而且,明朝还有个特别的规定——官员不能在自己的家乡任职,这就避免了裙带关系和地方保护主义。

文官待遇:高薪养廉还是高薪养懒?

明朝的文官待遇在当时算是相当不错的了。工资虽然不高(相对于现在的标准),但福利待遇好啊!比如退休后有养老金(致仕)、生病了有医疗补贴(病假)、死了还有抚恤金(丧葬费)等等。而且,官员们还有各种特权——比如免税、免役等。不过呢,这些特权也带来了不少问题——有些官员就开始滥用职权、贪污腐败了。所以有人说:“高薪养廉”在明朝并不完全适用;也有人说:“高薪养懒”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