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代,打架像打麻将

春秋时代,那可真是个热闹非凡的年代。各国之间你来我往,今天你打我一拳,明天我踢你一脚,简直比现在的微信群里吵架还频繁。那时候的战争,不像现在这么讲究什么正义不正义的,大家都是为了点儿小利益就开打。比如说,齐国和鲁国为了几块地盘就能打得头破血流,简直比小孩子抢玩具还幼稚。所以啊,说“春秋无义战”还真不是瞎说,那时候的战争更像是一场场没有规则的麻将局,谁赢谁输全看运气和手气。

春秋无义战是否恰当 孟子评价春秋无义战是否恰当

战争背后的“义”字怎么写?

不过呢,你要是仔细琢磨琢磨,春秋时代的战争也不是完全没有“义”字可言。比如说,楚国和晋国的那场著名的城濮之战,晋国可是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去的。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大上?但实际上呢,晋国也就是想借着这个名头扩大自己的地盘罢了。再比如齐桓公的“九合诸侯”,表面上是为了维护周王室的权威,实际上还不是为了自己能当个老大?所以说啊,春秋时代的“义”字多半是写在纸上的漂亮话,真正的心思嘛,大家都心知肚明。

战争如戏,全靠演技

最后呢,咱们再来说说春秋时代的战争到底有多“戏精”。那时候的君主们啊,打仗的时候不仅要拼实力,还得拼演技。比如说宋襄公那场著名的泓水之战,他非要等到楚军渡河之后才开打,结果被人家打得满地找牙。宋襄公还美其名曰“仁义之师”,实际上就是个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主儿。再比如晋文公重耳流亡多年后回国当上君主,他那一套“退避三舍”的把戏不仅骗过了楚军,连自己人都差点信了。所以说啊,春秋时代的战争就是一场场大型的真人秀节目,谁演得好谁就能赢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