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谏言的历史人物 古代敢于直谏的贤臣
魏征:皇帝的“镜子”
说到敢于谏言的历史人物,魏征绝对是榜上有名。这位老兄可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镜子”,每天不照照自己,反倒喜欢照皇帝。李世民一开始还挺不爽,心想:“我可是天子,你一个小小的谏议大夫,凭啥天天挑我的毛病?”但魏征不管这些,该说就说,该怼就怼。有一次,李世民想盖个豪华宫殿,魏征立马跳出来反对:“陛下,您这样铺张浪费,老百姓可咋办啊?”李世民气得直瞪眼,但最后还是乖乖放弃了。魏征的谏言不仅让李世民成了明君,还让他成了历史上最会听劝的皇帝之一。
海瑞:不怕死的“清官”
海瑞可是明朝的“清官”代表,他的谏言风格可以用四个字形容:不怕死!这位老兄不仅敢说皇帝的不是,还敢写奏折骂皇帝。有一次,嘉靖皇帝沉迷炼丹修仙,不理朝政。海瑞一看这不行啊,立马写了一封《治安疏》痛骂嘉靖:“陛下您这样下去,国家可就完了!”嘉靖看完气得差点晕过去,直接把海瑞关进了大牢。但海瑞一点都不怕,还在牢里继续写奏折骂皇帝。后来嘉靖死了,新皇帝登基后才把海瑞放出来。海瑞的谏言虽然差点要了他的命,但也让他成了历史上最有名的清官之一。
包拯:黑脸的“铁面无私”
包拯可是宋朝的“黑脸判官”,他的谏言风格可以用四个字形容:铁面无私!这位老兄不仅敢说官员的不是,还敢直接弹劾高官。有一次,包拯发现一个高官贪污腐败、欺压百姓。他二话不说就写了奏折弹劾这个高官:“陛下您看看这人干的坏事!必须严惩!”那个高官吓得赶紧找关系求情,但包拯一点都不买账:“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谁求情都没用!”最后那个高官被罢官抄家。包拯的谏言不仅让贪官污吏闻风丧胆、也让老百姓拍手称快、成了历史上最有名的清官之一。
声明:本站内容为网友分享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Admin@0qua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