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一个吃货的文学人生

说到苏轼,你可能会想到他那些千古流传的诗词,比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但你知道吗?这位大文豪其实是个不折不扣的吃货!苏轼不仅爱吃,还特别会吃。他在《东坡志林》里写过不少关于美食的文章,比如著名的“东坡肉”就是他的杰作。据说他因为被贬到黄州,发现当地的猪肉便宜又好吃,于是发明了这道菜。你看,连被贬官都能变成美食家的灵感来源,这脑回路也是没谁了。

了解苏轼 认识苏轼

苏轼不仅自己爱吃,还特别喜欢分享。他在《食猪肉诗》里写道:“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意思是说黄州的猪肉便宜得跟泥土一样,有钱人不吃,穷人不会做。于是他亲自下厨,把猪肉炖得香喷喷的,然后邀请朋友们一起享用。这种既会吃又会分享的精神,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苏轼:一个乐观的“被贬达人”

苏轼的一生可以说是“被贬的一生”。从京城到边疆,从繁华到荒凉,他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但神奇的是,这位老兄每次被贬都能找到乐子。比如他被贬到惠州时,发现当地的荔枝特别好吃(没错,又是吃),于是写下了那句著名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你看这心态多好!别人被贬都是愁眉苦脸的,他倒好,直接把贬谪变成了美食之旅。

还有一次他被贬到海南岛(对,就是那个现在很火的三亚)。那时候海南可不是什么度假胜地,而是个蛮荒之地。但苏轼依然乐观得不得了!他在给朋友的信里写道:“海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意思是说海南虽然没什么好东西送给你(除了他自己)但可以送你一枝春天的花儿啊!这种在逆境中依然保持幽默感的精神真是让人佩服得不行!

苏轼:一个全能型的文艺青年

除了会吃、乐观之外(当然这两个特点已经很厉害了)苏轼还是个全能型的文艺青年!他会写诗、会填词、会画画、还会书法——简直就是古代版的“斜杠青年”嘛!他的诗词就不用说了吧?随便拿出一首都是经典中的经典;他的书法更是被誉为“苏体”;至于画画嘛……虽然他的画作不多(可能是因为太忙着吃了)但每一幅都很有特色哦!

更厉害的是他还懂建筑和水利工程!他在杭州当官时主持修建了著名的苏堤——就是现在西湖边上那条超美的堤岸啦!据说当时杭州经常发洪水所以他设计了这个工程来治理水患顺便还给西湖增添了一道风景线……这种既能干实事又能搞艺术的官员真是太少见了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