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老人去世后的风俗
河南老人的“告别仪式”
在河南,老人去世后的风俗可真是五花八门,简直比菜市场还热闹。首先,家里人得赶紧给老人穿上“寿衣”,这寿衣可不是随便买的,得讲究颜色和款式,一般都是深色为主,象征着庄重和尊敬。然后,家里人会请来“吹鼓手”,这些吹鼓手可不是普通的乐队,他们吹的曲子可都是有讲究的,什么《哭皇天》、《小寡妇上坟》之类的,听起来让人心里酸酸的。
接下来就是“守灵”环节了,这可是个技术活。家里人得轮流守在老人灵前,不能睡觉,不能玩手机,甚至连打个盹都不行。要是被邻居看见你打瞌睡了,那可就丢人了。守灵的时候还得时不时地烧纸钱、上香,据说这样老人在阴间才能过得舒服点。
河南老人的“送行队伍”
等到出殡那天,那场面可就更大了。送行队伍从家里一直排到墓地,简直比春运还壮观。队伍前面是“开路先锋”——几个壮汉拿着锣鼓敲敲打打,生怕别人不知道这里有个老人要上路了。接着是“孝子贤孙”们披麻戴孝地走在前面,个个脸上都挂着悲伤的表情,虽然心里可能已经在想着待会儿去哪儿吃饭了。
队伍中间是抬棺材的壮汉们,这些壮汉可不是一般人能当的,得有膀子力气才行。棺材上还绑着一只大公鸡,据说这只公鸡是用来引路的,让老人在阴间不会迷路。队伍后面则是亲朋好友们跟着走,手里拿着花圈、纸钱什么的,边走边撒纸钱给老人“路上用”。
到了墓地后还得进行一系列的仪式:挖坑、下棺、填土、立碑等等。每个环节都有专门的“司仪”来指挥大家怎么做才符合规矩。最后大家还要围着墓地转三圈以示告别和纪念之情——虽然转完之后很多人都已经晕头转向了!
河南老人的“后续事宜”
老人去世后并不意味着事情就结束了哦!接下来还有一大堆后续事宜等着处理呢!首先是“三七”、“五七”这些日子要给老人烧纸钱和上香以示纪念;然后是每年的清明节和忌日都要去扫墓祭拜;还有就是家里要供奉老人的遗像和牌位以示尊敬和怀念之情——虽然有时候供奉得太久连自己都忘了为什么要供奉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分家产啦!虽然现在大部分家庭都已经实行了遗嘱制度或者按法律来分配财产了;但是在农村地区还是有很多家庭会因为分家产而闹得不可开交甚至反目成仇——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很多老人临终前都会把子女叫到床前交代后事的原因之一吧!不过话说回来啊:钱财乃身外之物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何必为了这点东西伤感情呢?还不如好好孝顺父母让他们晚年过得舒心点呢!你说是不是?
声明:本站内容为网友分享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Admin@0qua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