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的“速成班”

秦朝,这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就像是一个“速成班”。秦始皇嬴政,这位“速成班”的班主任,带着他的学生们——也就是秦国的军队,一路狂奔,从东打到西,从南打到北,硬是把六国给“毕业”了。你瞧,这速度快得连历史老师都来不及记笔记。

秦末 秦末历史人物

不过,这“速成班”虽然快,但也有点儿“急功近利”。秦始皇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搞了一大堆工程,什么长城、阿房宫、兵马俑,样样都是大手笔。结果呢?老百姓们累得跟狗似的,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这还不算完,秦始皇还搞了个“焚书坑儒”,把那些不听话的“差生”——也就是儒生们——给收拾了一顿。这下可好,学生们都吓得不敢说话了。

陈胜吴广的“起义课”

就在秦始皇忙着搞“速成班”的时候,下面的学生们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了。陈胜和吴广这两位“差生”带头闹事,搞了个“起义课”。他们喊出了那句经典的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意思是说:凭什么你们这些当官的就能高高在上?我们这些普通人就不能当老大?这口号一喊出来,立刻引起了全班的共鸣。

陈胜和吴广的“起义课”一开始还挺顺利的,他们带着一群学生——也就是农民军——一路打到了咸阳城下。可惜啊可惜,这两位“差生”最后还是没能坚持到最后。陈胜被自己的手下给干掉了,吴广也被自己的同事给暗算了。不过他们的“起义课”倒是开了个好头,后面跟着一大堆人效仿他们搞起了各种“补习班”、“兴趣小组”之类的活动。

刘邦项羽的“终极对决”

陈胜吴广的“起义课”虽然失败了,但他们的精神却传遍了整个班级——哦不,是整个国家。接下来登场的两位主角就是刘邦和项羽了。刘邦是个小混混出身,平时就爱喝点小酒、吹点小牛;项羽则是个贵族子弟,长得帅、力气大、武艺高强。这两位一碰面就杠上了:刘邦想当班长(皇帝);项羽也想当班长(皇帝);于是两人就开始了一场长达四年的“终极对决”。

这场对决可以说是精彩纷呈:刘邦靠着灵活机动的战略和善于用人赢得了不少分数;项羽则凭借着强大的武力和个人魅力也拿下了不少胜利果实。最后呢?刘邦在垓下之战中使了个小计谋——让士兵们唱起了楚歌来扰乱项羽军心;结果项羽一听家乡的歌就受不了了(估计是想家了吧);于是带着八百骑兵突围而出……可惜啊可惜;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霸王最后还是选择了自刎乌江……而我们的刘邦同学则笑到了最后;成功登上了班长(皇帝)的宝座……哦不;是皇帝的宝座……哎呀反正就是当上老大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