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的“草根”逆袭

说到湘军,那可真是一群“草根”逆袭的典范。别看他们一开始都是些乡下人,种地的、打铁的、卖豆腐的,啥都有。可就是这帮人,硬是靠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把太平天国打得满地找牙。曾国藩,这位湘军的“总设计师”,虽然是个读书人,但可不是那种只会摇头晃脑背书的酸秀才。他深知光靠书本上的知识打不了仗,得靠实战经验。于是,他招了一帮乡下壮汉,教他们怎么用刀枪棍棒,怎么排兵布阵。结果这帮人越打越勇,最后居然成了清朝的“救命稻草”。

湘军 太平天国 太平军为什么打不过湘军

湘军的成功秘诀之一就是“团结”。你想啊,一群乡下人凑在一起,要是各自为战,那不就成了“乌合之众”?可湘军不一样,他们讲究的是“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曾国藩经常给士兵们灌输一种思想:咱们都是湖南老乡,出门在外就是一家人。谁要是敢欺负咱们中的任何一个,那就是欺负咱们全家!这种“家族式”的管理方式让湘军特别有凝聚力。打仗的时候,大家都是拼了命地往前冲,生怕自己落后了给老乡丢脸。

太平天国的“理想国”梦

太平天国呢?他们的初衷其实是挺美好的——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国”。洪秀全自称是上帝的儿子、耶稣的弟弟(这个关系有点乱哈),带着一帮信徒闹革命。他们喊出的口号是“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听着是不是特别像共产主义?可惜啊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太平天国的领导层很快就从“革命者”变成了“统治者”——洪秀全自己住进了金碧辉煌的天王府(比皇帝还奢侈);杨秀清、韦昌辉这些大佬也开始争权夺利;下面的士兵们呢?还是吃不饱穿不暖。

太平天国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他们的宗教信仰太奇葩了——拜上帝教!你说你拜就拜吧,还非得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全盘否定掉:孔子被打倒了;庙宇被烧了;连祖宗牌位都不让供了!这下可好,老百姓本来就不太买账(毕竟几千年都这么过来的);再加上湘军的猛烈进攻;太平天国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咯~

最后的较量

最后说说双方的决战吧!这场仗打了十几年(从1851年到1864年);双方都打得筋疲力尽;但最终还是湘军笑到了最后~为什么呢?除了前面说的那些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清政府虽然腐败无能;但它毕竟是个成熟的政权体系啊!它有全国的资源可以调动;而太平天国呢?说白了就是个地方割据势力嘛~就算你再能打;也架不住四面八方的围攻啊!再加上国际形势的变化(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后);清政府开始重视起国防建设来了~于是乎;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包括洋务派的支持);湘军终于在1864年攻破了南京城(也就是当时的太平天国首都天京)~洪秀全一看大势已去(其实他早就在天王府里醉生梦死了);干脆服毒自杀算了~就这样;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画上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