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谥号 45个恶谥号
恶谥号的起源
恶谥号这玩意儿,听起来就像是从古代宫廷剧里蹦出来的,但其实它的历史可比那些宫斗剧还要久远。最早的恶谥号可以追溯到周朝,那时候的皇帝们还没学会用“爱民如子”来包装自己,反倒是喜欢用一些听起来很吓人的称号来吓唬人。比如“厉”、“幽”、“灵”这些字眼,听起来就像是某种神秘的咒语,实际上就是用来形容那些不怎么样的皇帝。
你可能会问,为啥要用这么难听的字眼来称呼死去的皇帝呢?其实这背后有一套挺有意思的逻辑。古代的史官们觉得,皇帝虽然死了,但他们的“光辉事迹”还得留下来警示后人。所以,给他们一个恶谥号,不仅能让后人记住他们的“丰功伟绩”,还能让那些活着的皇帝们心里有点数——别太放肆了,不然等你死了,你的谥号可能比你的墓碑还要难看。
恶谥号的演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恶谥号这玩意儿也变得越来越有创意。到了汉朝,史官们的词汇量明显丰富了不少,给皇帝们起恶谥号的手法也越来越娴熟。比如汉武帝的儿子刘贺,因为干了不少荒唐事,被赐了个“废帝”的称号——这可不是什么好听的名字,简直就是在说:“你这个皇帝当得跟废纸一样没用!”
到了唐朝,恶谥号的风格又有了新的变化。唐玄宗的儿子李亨因为宠信奸臣、导致安史之乱爆发,被赐了个“肃宗”的称号。乍一听好像还挺正经的,但仔细一琢磨就会发现问题——“肃”这个字在古代可是有“严肃、庄重”的意思,可李亨干的那些事哪有一点严肃庄重的样子?所以这个“肃宗”实际上是在讽刺他:你这个皇帝当得一点都不严肃!
恶谥号的现代意义
虽然我们现在生活在21世纪,离那些古老的恶谥号已经很远了,但你不得不承认,这种给历史人物贴标签的做法其实还是挺有现实意义的。比如我们现在经常看到的各种网络热词、表情包、段子手们的创作灵感来源之一就是这些古代的恶谥号。它们不仅让我们在轻松一笑的同时了解了历史知识;还能让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奇葩现象时找到一种幽默的表达方式——这不就是现代版的恶谥号吗?
而且;从某种角度来说;现代社会中的各种评奖评优活动也可以看作是另一种形式的“善谥号”或“恶谥号”评选活动——只不过评选对象从古代皇帝变成了各行各业的明星大咖而已;比如某位明星因为演技太差被网友集体吐槽为“面瘫影帝”;这不就是在给他颁发一个现代版的“厉帝奖杯”吗?所以说啊;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对于那些表现不佳的人或事总是有着一种天然的吐槽欲望;而这种欲望正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之一!
声明:本站内容为网友分享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Admin@0qua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