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从书生到“湘军之父”

说到曾国藩,大家可能第一反应是那个清朝的大官,但其实他最牛的地方不是当官,而是带兵打仗。曾国藩原本是个书生,整天就知道读书写字,结果太平天国一闹,清朝政府慌了神,四处找人帮忙。曾国藩一看,这不行啊,得有人出来扛事儿。于是他放下书本,拿起刀枪,开始组织“湘军”。

湘军之父 湘军三大创始人

别看曾国藩是个书生出身,带兵打仗还真有一套。他不像那些莽夫一样只会冲冲冲,而是讲究策略和纪律。湘军在他的带领下,慢慢成了清朝的一支精锐部队。曾国藩也因此被尊称为“湘军之父”。这个称号可不是白叫的,他不仅带出了一支能打的队伍,还为后来的中国军事发展奠定了基础。

湘军的“家文化”:团结就是力量

曾国藩带兵有个特别的地方,那就是他把湘军当成一个大家庭来管理。在那个年代,士兵们大多是农民出身,没受过什么正规训练,纪律性也不强。但曾国藩不着急,他先从思想上入手,给士兵们灌输“忠义”的观念。他说:“我们是一家人,要互相帮助、互相照顾。”这样一来,士兵们就有了归属感,打起仗来也更有劲儿了。

除了思想教育,曾国藩还特别注重实际的关怀。比如士兵生病了,他会派人去照顾;家里有困难的士兵,他会想办法帮忙解决。这样一来二去,湘军的凝聚力就越来越强了。大家觉得跟着曾大人干有奔头儿,自然也就愿意卖命了。这种“家文化”的管理方式后来还被很多企业借鉴呢!

曾国藩的“笨鸟先飞”哲学

别看曾国藩后来成了大人物,其实他小时候可不怎么聪明。据说他读书的时候特别慢热——别人读一遍就能记住的东西他要读好几遍才行!但曾国藩有个优点:他不放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十遍、二十遍……反正就是死磕到底!这种“笨鸟先飞”的精神后来也体现在他的带兵打仗上:别人打仗靠运气、靠蛮力;他却靠策略、靠耐心!

有一次打仗的时候敌人来势汹汹眼看就要赢了;可曾国藩愣是不慌不忙地指挥着部队慢慢撤退……结果敌人追着追着就掉进了他设好的埋伏圈里!这下可好敌人全军覆没……这招“以退为进”的战术后来还被写进了军事教科书呢!所以说啊有时候看起来笨笨的方法反而最管用!就像我们现在常说的:慢就是快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