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杀四十万大军的是谁
坑杀四十万大军的主角是谁?
说到“坑杀四十万大军”,大家脑海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名字估计是白起。没错,这位战国时期的秦国名将,确实干过这么一票大的。不过,咱们得先澄清一下,这事儿可不是白起一个人的锅,背后还有一大堆复杂的政治和军事因素在作祟。
首先,咱们得知道,白起是秦国的“战神”,打仗那叫一个狠。他带领秦军东征西讨,打得其他六国哭爹喊娘。长平之战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场战役发生在公元前260年左右,秦国和赵国为了争夺上党地区打得不可开交。赵国派出了名将廉颇,结果廉颇老谋深算,采取守势,让秦军一时半会儿拿不下。
长平之战:一场改变历史的战役
后来,赵王听信谗言,把廉颇换成了赵括。这位赵括可是个“纸上谈兵”的主儿,理论知识一大堆,实战经验却几乎没有。结果可想而知,赵括一上阵就中了白起的计谋。白起先是假装败退,引诱赵括追击,然后突然反攻,把赵军分割包围。这一围就是四十多天!
在这四十多天里,赵军粮草断绝,士兵们饿得连树皮都啃光了。最后实在撑不住了,赵括决定突围。结果可想而知,突围失败不说,赵括自己也战死了。剩下的四十万赵军士兵一看主帅没了,士气全无,只能投降了。
白起的抉择:坑杀还是不坑杀?
这时候问题来了:这四十万降兵怎么办?放了吧?那可不行!秦国当时正忙着统一六国呢,哪有闲工夫养这么多俘虏?而且这些俘虏一旦放回去,将来可能还会成为秦国的敌人。所以白起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要么坑杀这四十万人以绝后患;要么想办法安置他们——但这显然不现实。
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白起选择了前者——坑杀了这四十万降兵!这一举动震惊了整个战国时期!虽然从军事角度来看这是个“明智”的选择(毕竟消除了潜在威胁);但从人道主义角度来看简直是惨无人道!不过话说回来——在当时那种弱肉强食的年代里、谁还在乎什么人道不人道呢?只要能赢、能活下去、那就是王道!
声明:本站内容为网友分享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Admin@0quant.com